菁菁最近两周变化很大。到了吃饭时间,她坐在椅子上,老师叫她洗手,她说:“我不洗手。”态度非常坚决。怎么办?我把她抱起来,带到卧室,她即使哭,我也只能这么做。在卧室,我转移她的注意力,见她不哭了,就抱她去洗手,但她仍然坚决不肯。我不能强制菁菁,于是又抱回卧室。正在发愁该怎么办时,突然看见放擦手油的小瓶子,我说:“洗完手,我给你擦这里面香香的油。”她同意了。第二次,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再次用擦手油哄她去洗手,洗完手,她竟然忘记了擦手油,自己坐在椅子上吃饭了。

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容易顺从孩子的心愿(无论什么情况),而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可能做到顺从每一个孩子的心愿。如果某个孩子不肯洗手,也许只能让他哭一会儿,想想办法,尽量和大家统一行动。

那天我们在游乐场玩得可开心了。宝宝一个劲地喊我去坐“飞机”,要坐上他的飞机,我必须四肢着地在通道里爬来爬去。记忆中,我不记得曾经在地上爬过。当我笨拙地跟在宝宝后面爬行时,我想到不是大人带着孩子玩,而是孩子带着大人玩!

2006年1月7日

爬来爬去

(2006年1月9日~13日)

我曾在工作回顾(9)中提到,给予孩子的选择不能过多,但阐述得不够透彻和完整。在Beyond the Rainbow Bridge(Barbara J.Patterson and Pamela Bradley著)这本专门讨论7岁前孩子教育的书中,我高兴地发现有这么一章,翻译如下:

我们和孩子的交流要一清二楚。如果我们以提问的方式要求他们,就造成了混乱。“把你的衣服挂起来怎么样?”或者,“现在,你能把衣服穿上吗?”或者,“你愿意把鞋子穿上吗?”这种说话的方式暗示,他们可以选择服从我们的要求或不服从。当我的儿子大约6岁的时候,我体验到这种不明确的说话方式的后果。一天我对他说:“难道你不愿意打扫你的房间吗?”他变得非常烦躁:“如果我说不,你会对我生气。”

许多年前,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听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含糊问话。一位妈妈对两岁的小女儿说:“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没有回答,妈妈再说一遍,“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仍然没有回答。父亲询问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了爸爸。爸爸接着问:“你想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回家吃饭?”小女孩开始哭泣。妈妈说:“她累了。我们回家吧!”很明显,要求孩子为全家做出决定,使她感到负担太重。

同样,当我们问小孩子想吃什么,他们的感受就像我们走进一家餐馆,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做出决定可以让人变得不堪忍受,甚至对于成人也是一样。当我的孩子渐渐长大,外出时,我们习惯把车停在霍华德餐馆门口。孩子们通常要吃冰淇淋,尤其天热的时候。我问他们想要哪种口味的。餐馆的广告上写着有28种不同的冰淇淋,每次进餐馆后,儿子保罗都要听我说28种冰淇淋的名字。那么多的选择一定把他弄晕了,最后他总是说:“我想要香草味的。”

询问孩子想穿什么或想做什么,在孩子内心会产生一种类似的感觉。我们过早地呼唤出孩子身上“我要”的个性。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喜欢和不喜欢。当他们吃饭、穿衣、上床或和妈妈一起去商店时,“我要”变成了他们词汇的一部分。在超市,我们都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或亲身经历过:“我要”巧克力、糖果,或某种特别的零食,如包装盒里有个小玩具。

长远来看,给予孩子的选择孕育了自我主义: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要不太敏感。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就像给他们的心灵投放了一种毒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也许不想做生活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学校的工作、家务劳动,或花园里的杂活。我们和青少年之间的冲突,经常是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没有比这种投其所好的方式更加令孩子没有安全感和不满的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