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述由小女孩的小蓝裙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小女孩变成了漂亮的公主;乱糟糟的家焕然一新;杂草丛生的庭院变得整洁亮丽;街道也变得整齐清洁。从而使我们懂得了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小的改变开始的,要善于从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自学生字词。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

3、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指名读指读齐读,读错的字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卡) 裙 宣 贡 献 栋 糟 协 梳 俩 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师重点指导“糟”字。“裙”“献”的写法。“糟”的两竖通下来,不是曹子头。“裙”左边是两点,不是一点,要看清。

3、读记下列词语,理解词义。 宣布 贡献 协调 焕然一新 梳洗 乱糟糟 干净整洁 你怎样去记住这些词语呢?理解它们的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5、引导学生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小蓝裙的故事》,谁能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随机归纳梳理。

预设;?

A.一条小蓝裙引起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变化?

B.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a一条小蓝裙引起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变化?

b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班级汇报;

 A 感悟小蓝裙引起的变化。

1、小女孩得到小蓝裙后,文中几次出现“不协调、不对劲”? 小蓝裙引起哪些变化?

2、体会小女孩的变化。

(1)小女孩穿上小蓝裙后,妈妈为什么觉得不对劲?妈妈怎样做?结果呢?

“协调”这个词什么意思?是什么鱼什么不协调了?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变成了漂亮的公主,高兴吗?我们要用什么语气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评读。

3、小女孩变漂亮了,可妈妈又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旁批引导学生思考小蓝裙带来的有一变化。

(1)想一想乱糟糟的家是什么样子?你喜欢这样的家吗?那赶快动手整理吧,整理后的家是什么样子?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你能用“焕然一新”说句话吗?

(2)看着焕然一新的家,你的心情怎样?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吗?

4、爸爸看到焕然一新的家是什么感觉?他做了什么?结果呢?整洁亮丽的庭院以前是什么样子?谁能读读6、7自然段。

5、邻居们看到小女孩一家的变化,也行动起来,请大家一起读第8自然段。(生读)你知道了什么?

6、小蓝裙引起了哪些变化?填空: 小女孩变得( ),家里变得( ),庭院变得( ),街道变得( )。

小结:一条小蓝裙引起这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一次比一次大,所有这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同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本身就是美了。

 B 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我们身边你见过有这样的故事吗?说说来听听。

三、质疑再探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探究提示中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2、浏览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小蓝裙还会引起哪些变化?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预设;

a、用下面的词语各说一句话:协调 焕然一新 杂草丛生

b、绘声绘色讲故事。

2、老师布置作业:续写小蓝裙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蓝裙的故事

小女孩(漂亮公主)

家里 (焕然一新)

庭院 (整洁亮丽)

街道 (整齐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