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因为教实验班的缘故,一直在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作文的精批略改多评改因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精批略改

由于学校的严格要求,几年来,我校的每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是十分精细的,既能积极地肯定学生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也不放过诸如用错标点符号、誊写格式有误这样的小毛病,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是面对教师的精心批改,怎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以达到作文的最高境界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实验。

所谓的精批和略改是辨证统一的。“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多改”,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能够会改。

1、要有启发性,“逼”学生动笔。我认为理想的精批略改应该是这样的:老师的一个符号、一句评语,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批改不会满足于指出问题,即使打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提起笔来。“这句话前后搭配不当,句子不通,请改通顺”“这儿如果加上心理活动就更为具体了”“请把你当时的感受写进去”“你的开头总是太长,入题慢。请你品味品味《落花生》、《燕子》,还有课外的许多散文佳作,思考:怎样开门见山,让开头引人入胜?并体现在自己的作文中”……

2、要评文,也要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有意无意地把作文看作是一项技能,因而批改的重点总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如此“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叶圣陶语),我认为再详尽的批改也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学生作文的兴趣、态度,他们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等,教师更要“精细”的辅导、指导、矫正。所以,我对作文慢的就求“快”,对性格急的就求“稳”,对懒于观察的就求“勤”,对疏于构思的就求“活”,对敢于创新的就求“准”,等等。不仅如此,对学生暴露的思想问题从不听之任之,而是及时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次作文要求写一件难忘的事,杨政同学选择了自己与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重点写了回家后妈妈告诉他如何报复这个同学,自己听从了妈妈的话,第二天报复了同学,结果那个同学吃了苦头,他也明白了不能害怕同学的“欺负”,要敢于“斗争”的道理。看了作文,我内心一颤,多么可怕的思想动机呀!但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先调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帮助他分析同学之间什么是团结,怎样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在开导结束后,他自己就明白了选材的不足,主动修改了作文。作文的内容就是老师对他的这番教育,材料即真实,孩子的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一篇声情并茂的作文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