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幼儿教育中很注意幼儿德、智、 体、美 全面发展,在研究幼儿园课程方面,他提倡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认为幼儿园不宜搞分科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我们以往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无法全面调动幼儿感官与情感,只能按分科教学模式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高科技的发展及其相关影视、音像产品的普及和运用,给幼儿园教学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幼儿园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带来了契机。电影以它特有的优势进入了教学领域,它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我把vcd作为一种电影教学媒体,运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在电影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上作了一些尝试。在此以《小松鼠的月亮》电影教学为例谈谈电影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一些做法与感受,以求得同行的指教。

一、《小松鼠的月亮》影片情节简介

《 小松鼠的月亮》是影片《大森林里的小故事》中的一段,它讲述住在高山上一棵大树洞里的小松鼠很寂寞,它因为想挽留月亮与它作伴而不让她离去,使天色总停留在夜晚,森林里的小动物见不到太阳,发现是小松鼠把月亮系在树枝上不能回去,就让气球把一封信带给小松鼠,小松鼠读完信,高高兴兴地放走了月亮。在风中飘舞的小气球,陪伴着小松鼠,它不再寂寞了。

二、《 小松鼠的月亮》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实践

针对我园的教科研课题《运用影视媒体构建幼儿园整合课程》,我们进行了一些专题实验研究。通过动画短片《小松鼠的月亮》充分发挥影片内容的辐射作用,渗透进入各门学科,从而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运用影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幼儿心理学》指出,幼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即使到了大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很难持久、稳定的进行有意注意。但是自然界中有一些变化周期长的事物和宏观中的事物以及微观中的事物等,由于客观条件所致,不能直接让幼儿观察、探索,如果我们运用电影进行教学就能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易于幼儿观察同时也培养幼儿注意力和观察力。

幼儿都喜爱月亮,影片《有趣的月亮》中有一些涉及到天文知识的问题,幼儿平时根本无法正确观察、了解。我通过影片教学,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看变化的月亮形状,认识满月、弦月、峨嵋月,还让幼儿观察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并对比观察了地球及月球的不同,整节活动幼儿注意力非常集中,观察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经过运用影片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们发现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较之实验前都有了很大变化。实验前后的变化的对比情况可通过下表(参加人数:40人)予以反映。

 

在相同时间段观察某一对象

注意力持续情况

对某一对象观察时

能进行有序观察情况

注集中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能有序观察的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运用影片教学前

15

37.5%

10

25%

运用影片教学后

30

75%

28

70%

提高值

100%

180%

(二)运用影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语言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对幼儿视听感官的综合作用能有效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模仿、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认知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主动、快速地发展和提高。例如《小松鼠的月亮》影片教材富有儿童情趣,片中地听觉语言是标准普通话,其发音清晰、准确,是儿童学习普通话发音的很好模仿对象。在开展电影课过程中,我又发现电影片中角色语言——特别是为幼儿喜爱的动画形象的语言尤其被幼儿喜爱,小松鼠与月亮的对话,幼儿感觉亲切、可爱,便不由自主地模仿。我结合画面边演示,边讲解,帮助他们掌握名词、理解动词、体会形容词,丰富幼儿的词汇。在学动词时,我让幼儿反复的看画面,并且进行模仿如;动词 “来来去去”,我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并体会“来来去去”的含义,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利用模仿帮助理解这一动词的意思。在学习形容词时,我采用了定格画面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影片的情景,体会形容词,在此基础上发散幼儿的思维,联想更多的形容词,以丰富词汇。如画面出现高高的山峰有一颗大树,树洞里只住着一只小松鼠,没有伙伴和它一起玩耍。幼儿看着画面上小松鼠的样子,联想到了害怕、可怕、孤单、寂寞等词语。同时我还采用边看边讨论交流的方法扩散幼儿思维,学习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小松鼠没有朋友怎么办?“月亮被留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等问题。当孩子讨论遇到困难无法深入下去时,我以伙伴和协作者身份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启发孩子“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如果只有晚上没有白天又会怎么样?”我和孩子一起思考,对其给予启发、帮助和支持。孩子们思维相当活跃,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为了达到更有效地训练幼儿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故事整个内容结束后,我还请幼儿概括故事情节,进行复述,这样收到更好的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三)运用影片体验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在情感发展上具有激动性和易感性的特点,易被周围环境事物所感染。所以利用影片中直观生动的画面情景,能深深地打动幼儿。在利用《小松鼠的月亮》影片进行教学,通过感受小松鼠是怎样孤单、寂寞、渴望与人交往的情感画面时,耳边同时响起了解说员的声音“小松鼠好寂寞、好孤单”这种很悲凉的语气提示和画面形象展示,同时作用与孩子的感觉系统,幼儿很自然地把这种情景与自身一个人在家时的感受联系一起,犹如身临其境,有的幼儿哭起来,有的幼儿很着急。当我提出问题,“小松鼠很孤单、很寂寞怎么办?”幼儿有的说:“我们去陪伴它”有的说:“我变只蝴蝶飞上天空陪伴它”。小朋友从影片情景的感染中学会关心别人,友好相处。

(四)运用影片中的音、形、色引导幼儿绘画与表演,有效渗透美育

《教育学》理论指出: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利用美的事物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其中为幼儿提供美的事物是美育的前提,只有让幼儿感受到美,才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影片综合了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以及各具特色的小动物外形,充分展现了美的事物,让幼儿能去感受、去欣赏,激发了幼儿表现美的欲望。如在《小松鼠的月亮》影片中美丽的天空,小松鼠可爱的形象给幼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让幼儿自由地绘画小松鼠和月亮,或自己喜欢的精彩情节。幼儿的兴趣很高。在作业过程中,我反复播放影片,为幼儿提供感性材料给予强化刺激。从幼儿的作品来看,画面色彩鲜艳,背景充实,而且动物的动态也表现得形象逼真,收到了好的效果。另外影片《 小松鼠的月亮》中,当小松鼠读完小动物送来的信表现高兴的心情时,会有一段欢快好听的音乐响起,为了引起幼儿的共鸣。我关闭了画面,单让幼儿欣赏音乐,引导他们说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感觉很舒服,有的说感觉很开心,还有的说感觉想跳舞,于是我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大胆表演,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美的音乐。在幼儿多次观看、充分熟悉故事情节后,我给幼儿分配角色,戴头饰、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幼儿的情感认知得到升华,全面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影片 《 小松鼠的月亮》与各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1、儿童电影片 《小松鼠的月亮》主题活动网络图:

2、电影片《 小松鼠的月亮》相关课程整合内容如下表所示:

影视片《小松鼠的月亮》

科学活动

认识月亮通过影片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原因,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社会活动

熟悉影片 《 小松鼠的月亮》后进行情感教育,学会关心人友好处。

语言活动

通过影片感受小松鼠孤单、寂寞、渴望与人交往的心情,丰富词汇,学习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音乐活动

欣赏音乐培养良好的感受力练习3/4拍音乐节奏。

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鼓励幼儿自由意愿选画发挥其独立自主性。

体育活动

根据影片内容鼓励幼儿模仿小松鼠,练习跳跃动作,练习系带子的方法发展跳跃肌肉群。

表演游戏

培养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三、电影课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影课引入幼儿园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注意掌握影片播放时间的限制。

影片连续播放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幼儿身体和视觉疲劳。

(二)内容要有选择。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影片。

(三)要注意教学方式,正确引导。

幼儿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有求知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电影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过程中,一方面,孩子会因好奇心提出疑问,另一方面,老师根据施教内容适时向儿童作出解释,引导他们思考,开启他们思考的闸门。

由此可见,电影与课程整合在幼儿园教学中能得到充分体现。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将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各科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辨别分析能力、语言表达力、感受力、表现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弥补了常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何充分发挥影片教育的作用,有效的促进教学,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通过实践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电影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之路,幼儿的多方面的发展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 将电影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

 >> 促进幼儿园教育环境电影课设计

 >> 有关幼儿电影课的研究

 >> 电影课教学与幼儿园整个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