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二:同伴间的相互监督

大班幼儿已掌握一些道德标准,具有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他们常会拿别人的言行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作比较,然后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当他们觉得别人的行为与行为规则不相符时,会产生正义感,督促其改正。教师利用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在班上开展同伴间进行全体性与个体性相互监督的活动,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制约,使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集体性相互监督。

集体性相互监督是全员相互监督,人人都是监督者,也都是被监督者。在常规教育中,有些常规要求是共性的,是全体幼儿必须遵守的,为了让全体幼儿自觉遵守,教师采取全体幼儿共同承担监督责任的措施,让同伴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如:开学初,班上建立班长责任制,有负责上、下课秩序的班长,有监督洗手的班长,有检查物品是否摆放整齐的班长,等等。全员参与,每个幼儿承担某一方面的职责,每个班长各司其职。幼儿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既能起到监督他人的作用,又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从中体验与感悟到相互尊重的意义,起到相互监督的效果。

2. 个体性相互监督。

个体性相互监督是教师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同伴间建立个体性相互监督的氛围,让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同伴的相互监督中进行改正。如:杰杰小朋友常无意识地讲一些不文明的话,说一些不健康的顺口溜,家长和教师多次个别教育都不起作用。于是,教师让班上的其他幼儿当“小督察”,发现他说不文明的话立即阻止。杰杰在同伴的提醒下,逐渐改掉了坏毛病。“小督察”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被监督者在同伴的监督下改掉坏习惯;另一方面暗示监督者不出现类似的习惯,这对于解决个别幼儿的不良习惯具有很好的效果。

策略三:同伴间的差异互补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文化、经济背景,有不同的经验、性格、兴趣爱好、能力,这些差异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教师常把性格不同、能力存在差异的幼儿结对,尝试“师徒”教育。让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自然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1. 个性差异的“师徒”互补教育。

幼儿个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控制能力强,能自觉遵守常规;有的控制能力差,常触犯规则;有的大大咧咧,常常忘了规则;有的循规蹈矩,能自觉遵守,等等。教师根据幼儿个性差异,将个性具有鲜明差别的幼儿结对,让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东岳小朋友比较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自由活动时常到处乱跑。于是,请班上守规则的浩浩小朋友当他的“师傅”,自由活动时,“徒弟”跟着“师傅”,“师徒”共同协商活动的内容。一段时间后,东岳渐渐养成了能安静自由活动的习惯。

2. 能力差异的“师徒”互补教育。

幼儿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教师将能力发展不同的幼儿结对,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如:班上涵涵小朋友不会保管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衣服、书包到处乱扔;轩轩小朋友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于是教师安排涵涵和轩轩坐在一起,让轩轩当涵涵的“师傅”,提醒涵涵整理自己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师徒”合作,涵涵渐渐学会了保管自己的物品。

幼儿同伴间的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可根据幼儿发展状况,积极挖掘各种同伴间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为幼儿园课程教育资源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