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在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同伴间的教育资源,通过幼儿间积极评价、相互制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针对大班幼儿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具体运用了以下策略。

策略一:同伴间的积极评价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处于他律阶段,尚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他们常把教师、同伴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尺度。针对这一特点,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我尝试开展多种同伴间评价,促使幼儿自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相互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激发幼儿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幼儿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在常规教育中,同伴间相互激励的评价实效性较强,他们根据具体情景,在真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同伴间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进行准确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这极大地调动了幼儿遵守规则的积极性。幼儿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发展状态中。如:班级开展评选“文明之星”活动,有的幼儿提议芮芮小朋友当“文明之星”,说她“上课、午睡、午餐很文明”,可她的同桌立刻反对,说她“经常骂人”,只有改掉骂人的毛病才可以当“文明之星”。芮芮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之后,接受同桌的建议并付诸行动,第二个星期评选“文明之星”时,她的同桌说她已经改掉了骂人的毛病,推举她当选“文明之星”。正是这种与同伴相互作用中行为结果的自然反馈,促使芮芮进行了反思,改正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形成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2. 相互竞争性评价。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大班幼儿已具有竞争意识,他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会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营造竞争的氛围,幼儿在竞争中相互评价,在评价中看到同伴或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如:担任幼儿园升旗的“小旗手”是每个幼儿都会有的想法。教师利用这一教育契机在班上开展竞选“小旗手”的活动。幼儿和教师一起讨论竞选“小旗手”的标准,他们认为小旗手应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做事迅速,站队姿势标准,物品摆放整齐,床铺收拾整洁。教师和幼儿一起制订“夺小红旗”评比表,每天幼儿自评,然后大家复评,最后统计每个幼儿获得小红旗的总数,比一比谁获得的小红旗多,多者可当选为小旗手。幼儿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还主动观察同伴的行为,当同伴的表现比自己更突出时,他们会你追我赶,争取超过他人;当同伴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提出善意的建议。这种同伴间积极的竞争氛围、竞争性的评价,促进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