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如何理解这部分内容呢?我们应当从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策略的转变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 数学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是“互动”呢?这是因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和过程。

二、 数学教学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2、 数学活动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三、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1、 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 教学过程促进了老师本身的成长。

四、 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认知取向,是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方面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这八个字。

2、 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最大障碍。

五、 有效教学与学生的参与。

1、 有效教学的特征。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学习内容具有适度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

2、 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行为参与,第二是认知参与,第三是情感参与。

3、 有效教学的原则。有效教学策略的三个基本原则:关注学生,关注发展,关注过程。

4、 有效教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1)老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2) 备课策略。确定新的备课格式;提倡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

(3) 上课策略。上课策略主要包括老师运用语言的策略、老师引导学生活动的策略、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和运用现代技术的策略。

(4) 评估策略。评估对象包括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估;评估手段包括量的评估和质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