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一篇物候学的小故事。叙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们查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告诉学生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由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在导入部分花了一点心思。上课伊始,我出示四句有关杏花的诗句,让孩子们朗读。接着问孩子:“这四句诗都描写的什么啊?”孩子们很快就答出“杏花”,然后出示一组杏花图片,带领孩子们欣赏,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杏花。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描述杏花的呢,出示文章第一小节的一句话: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请一名学生来读,问孩子:“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相机引出“泛”这个生字,指导书写,并出示字义,让学生选择。接下来引出竺可桢,生介绍搜集竺可桢资料,师补充小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整个导入部分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还是很理想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激发,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但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下几点不足:

一、 词语检查的面不够广。

在词语教学部分,我是让2个孩子分别来读一读词语,然后出示本课8个生字,指导书写了“曾”。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孩子来说没什么问题,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略显简单,会导致他们掌握的不够扎实。词语教学部分应当多针对后进生,帮助他们在课堂中夯实基础。

二、学生补充资料应先提出要求。

在预习时,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搜集有关竺可桢的资料。很多学生完成的很认真,搜集了很多,以致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补充资料时,他们照读,讲了许多,其中一些并不是我想要的,这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其实,我应该在学生介绍之前就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用你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一下竺可桢爷爷。也许这样说,孩子就会捡他能理解的,他觉得最重要的来说,而不是说上一大堆。所以,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感觉到,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老师没有把要求说清楚。

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进行了生字词教学,朗读了课文之后,我就直接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指导学生分段固然没错,但是在没有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