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段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录:

( 幼儿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教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和平”。)

幼儿:真好玩!

幼儿:哇!

幼儿:他们在跳舞哎! 我也想跳舞(站起来手舞足蹈)。

教师:好! (拍手示意幼儿安静下来。) 现在还是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要讲话,听老师讲,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

( 教师停顿片刻, 等待幼儿安静下来。)

教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和平”,是一个叫毕加索的人画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他一生画了很多画,我们大家也要像他那样画画,将来做一个大画家。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情感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令人兴奋’的情感,是欣赏优秀艺术时被直接激发出来的,是人们认为艺术应当给予的‘快感’。”因而“任何一种不考虑个体感受的关于艺术的讨论都有可能完全歪曲所研究的现象。”对儿童艺术心理有颇深研究的加登纳也认为,在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活动中,“只要他的情感生活变化了,那么他便以欣赏者的身份参入到艺术过程中去了”。在以上这段实录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 幼儿的情感被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激发了,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与兴奋。我国古代文论《诗 大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虽为说诗,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来描述孩子们处于强烈的高峰体验时的那种状态: 有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好玩”这样儿童化的语言来赞美作品; 有的则“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用一声“哇”来表达惊奇之感; 有的则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运用肢体语言多通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儿童发展得不太成熟的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他们就运用先前的动作模式和表情模式来“痛快”地表达自己的强烈感受。也就是说,此时的儿童是“更自发的、更表现的、更单纯的行动的、更自然的、更无控制和自由流露的”。而且“嗟叹歌咏”“手舞足蹈”本来就是人类最早与生活相接触、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表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最为自然的方式。所以,我们在研究儿童的情感时必须关注他们语言动作的变化。应该说,这些都是儿童审美情感的自然而真切的流露, 具有儿童自身的特点。

然而,教师面对幼儿的反应又是怎样做的呢?“好! (教师拍手示意幼儿安静下来。) 现在还是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要讲话, 听老师讲……”言下之意是欣赏美术作品时只能安安静静地坐着。“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位教师看来,学习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儿童要学习的就是关于美术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与体验。同时,“我们大家也要像他那样画画,将来做一个大画家”这句话也充分显示出这位教师的艺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大画家”,说明这位教师还不了解美术欣赏活动的特质以及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此外, “老师会把画家在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告诉大家。”“这幅画的名字叫“和平”,是一个叫毕加索的人画的。他是一个大画家,他一生画了很多画。”这些话也隐含着教师的另一个教育观念,那就是教师的职责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自己“水桶”里的“水”倒到儿童的“杯”里。这位教师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而不是幼儿学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她的心目中,教师是权威,幼儿应听从教师的讲解,而不能有在她看来是“不对”的那些知识和行为。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