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实际问题》例三、例四。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北京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本单元涉及这类问题的三种类型,共2个例题。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主动建构,每一个新的建构,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得以完成。而研究自己的设计方案,始终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我准备以学生自主设计的植树方案为出发点,通过对线段图这一简洁、直观的方法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不同情况中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植树类型内容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但学生对“间隔”这一概念模糊不清。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一条 线段上植树,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尝试观察、分析、推理的学习活动中,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

3.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探求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棵数与段数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谈话:孩子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植树问题。(板题)春季是植树的最佳季节,我们学校想借此机会在跑道的一侧种树。

(出示课件: 这条跑道长20米,学校计划在跑道的一侧种树,要求每隔2米种一棵。)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校长,准备怎样种植?买多少棵树苗?(只让学生思考,不作答)

请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这条跑道,在题纸上画出植树示意图或线段图,并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听明白了吗?开始。

学生展示植树方案(说说怎样植树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种植树方案。

(1)20÷2+1=11(棵)

(2)20÷2=10(棵)

(3)20÷2-1=9(棵)

师:一道问题,出现了三种设计方案,一种需要9棵树苗,一种需要10棵,一种需要11棵。下面我们逐一研究。

二、提问质疑,发现规律。

1.研究两端都种

(1)探究质疑

出示课件:

20÷2+1=11(棵)

请生质疑: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理解20÷2求出的是什么?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