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不仅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更是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一个新的时代的发展,必然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姑且称之为“对话教学”。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是一种教学艺术而非教学的精神。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教学”,在某一个侧面,可以说是古老的教学艺术的复兴,整体地看,是对当代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敏锐地把握了“对话教学”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改革话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的确,“对话教学”依托语言,又发展语言,承担语言教学基础的小学语文课程与对话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课改提倡让每一位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今天,广大一线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对话教学”的本质理解、实施策略、反思评价等产生了大量或正或谬的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反思、提炼,从而解决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问题,不仅对于研究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而且对于弘扬民主、平等的时代精神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①伽达默尔的的现代哲学解释学

在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从解释学的角度阐述了艺术的本质,对于理解对话教学中人与文本的对话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指导价值:

伽达默尔认为,“由于我们使艺术作品从其生活关联中脱离了出来,作品就像一幅画一样地被置入到了一个框架中,而且似乎被挂了起来。”作品只有当它被观照、被理解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同样,作品只有在被理解、被感知的时候,它的意义才被发现。在对话教学中,文本只有在与师生的对话过程中,与师生的生活情感相观照,才具有意义,任何将文本脱离或凌驾与师生之上的对话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

伽达默尔还指出:“艺术的万神庙并不是一个向纯粹审美意识呈现出来的永恒的现在,而是某个历史地积累和会聚着的精神活动。”艺术的真理问题既不孤立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作为审美意识的主体上,而在审美意识与作品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活动中。之所以把阅读教学称之为“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其意义就在于教学不是传统的师生共同学习、努力理解文本的过程,而是师生阅读的审美意识与文本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过程,是师生凭借文本与前人智慧对话,从而提升自己的过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