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秋季,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接班之初,通过几次上课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我就知道了“李志立”这个名字。因为他的作业不但常常写的半边拉块,错别字非常多,而且一些学过的特别简单的字(如“明”、“多”等),他都用拼音代替。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生字,班内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口头组词了,而他竟连字音都发不出来。看到这种现象,我很着急。学完一课生字,我就让他起来读几遍;如果发现他仍然不会,就让同学们先一起教他,然后再让他教其他同学。这样做,起初他总是不好意思,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变得大胆起来,而且嗓门特高。我发觉,现实中的李志立是一个孤独、木讷的孩子,课堂上坐在位置上低着头很少乱动,下课后既很少说话,也很少有朋友一起玩,只是独自在操场上一会儿跑到这儿停停,一会儿跑到那儿顿顿,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到这一切,我有意地告诉班里几个举足轻重的同学,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多与他接触,不要使他整天孤零零的,连个朋友也没有。课余时间,我也经常鼓励他说: “孩子,你基础差不要紧,但一定要努力!”为了刺激他的上进心,只要他有时写了作业,我就给他贴一颗星,如果错别字少些,我就给他贴两颗星。逐渐地,虽然他的语文作业错别字仍然不少,但能按时写了,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以激发他的上进心。

一天早读时,我走进教室,刚安排好同学们读书的内容,李志立背着书包出现在教室门口。只见后面跟着一个身材瘦长、长相与李志立有些相似的青年男子。不用说,这肯定是李爸爸了。我连忙迎上去,用平和的语调问:“你是李志立的爸爸吧?”“是。”“李志立的学习还应该抓紧呀!”“这我知道。”我正与他交谈着,与我搭班教数学的吴老师到四班上课走到了这里。李爸爸看到了数学老师,边摇晃着脑袋边显出异常不解的样子,说:“李志立的数学太差!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吴老师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李师傅,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是来看看。孩子学习不好,我也不好意思来。他妈催我来看看,我就来了。”“孩子学习有困难,你更应该来多与我们交换意见,有什么不好意思来的呢?你对我们有什么意见,提就行,不用有什么顾虑。我们一定尽可能地接受。”“孩子学习不好,我只是来看看,没有什么要求。”他仍然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吴老师见从他口里问不出什么实质性的话,便耐心地对他说:“你有什么建议跟徐老师说好了,回头我们再交换意见。我要上课去了。”说完她走进了四班教室。我一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早读,一边仍客气地问他有什么想法。他竟滔滔不绝地给我上起了政治课:“数学是什么?数学其实就是1、2、3、4、5、6、7、8、9、10十个数,这十个数都不会,还怎么学数学?”“李师傅,你对数学高深的理解,我不敢苟同,因为时间关系,咱们暂时不谈了。你对我有什么要求?你对李志立的知识水平了解多少?” “很差,错别字连篇,这我知道。不过有一次我带他去一个地方,看到一首古诗,他很快就背下来了。还是什么什么名人的呢。。”“李师傅,咱还是先管管孩子的学习吧。暂时,我对你没有过高的要求,你能不能先督促孩子把家庭作业完成呢?”“这主要是他妈管,我尽量吧。”看看上课时间已到,我暂时先让他走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