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末的环地中海世界,伊斯兰教各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西方基督教诸王国分庭抗礼。从巴尔干南端至非洲的最西北角,那是伊斯兰教世界和拜占庭,他们拥有古老灿烂的文明。欧洲则是基督教的领域!虽然屡遭入侵,经济衰弱但仍无法抑制不断扩大的野心。

1、阿拉伯人王朝

伊斯兰教世界面积广大,它的版图从印度延伸到西班牙。它的人民珍视《古兰经》,说阿拉伯语,城市众多而壮丽。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这两地的城市生活更是有了上千年的传统。

这些伊斯兰教城市有着相同的格局,中央有一座清真寺和一些市场,每个首府都有一座统治者的王宫、围墙和城堡,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商人们从事着国际贸易或与远方通商。其中最大的一座城市便是巴格达,它不但是地区贸易中心,高达数十丈的三堵围墙之中居住着百万以上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阿拉伯的上流社会人物大多居住在与此相似的城市中,面对中央政府及派驻在当地的官员,这些城市却仿佛是独立自主的城邦。

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世界全境归哈里发统治。历经奥马雅德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盛世后,哈里发的权威便逐渐衰弱,逊尼派虽然努力的捍卫着阿拔斯王朝的合法性,但仍然无法阻止它的分裂。因为除了激烈的争权夺利外,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还受到听命于什叶派大臣的监督,哈里发的继承甚至招来佣兵的干涉。各地的反对势力也层出不穷,哈里发的权势越来越受限制,最后只剩下宗教上的意义。

布维希王朝是波斯西部迅速崛起的一个新王朝,奠基者为什叶派的波斯人艾哈迈德。伊本。布维希。他于945年12月进入巴格达城。从此巴格达不再是穆斯林世界的中枢,设拉子、伽色尼、开罗和科尔多瓦,现在都在和巴格达分享其先前的国际地位。许多事实表明,这时的逊尼派哈里发只不过是

什叶派大元帅手中的傀儡而已。布维希王朝在其第三位统治者阿杜德。道莱执政时期,达到了极盛。他向东西两侧扩充王国版图,将当时存在于波斯和伊拉克的几个小王朝统一起来,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个帝国版图之大,相当于哈伦。赖史德时代的阿拔斯王朝,统治着当时名义上属于阿拔斯人的全部领土。在伊斯兰教史上,阿杜德。道莱是第一个获得[王中之王]头衔,并有[国之股肱]之称的人。

然而,布维希人的好景不长,阿杜德。道莱死后,诸子内战,皇室纷争,国力日衰。1029年,王朝东部领土被伽色尼王朝吞并;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入巴格达,结束了这个王朝的统治,这个王朝最后的统治者[慈悲的国王],在监狱中结束了他的生命。

2、突厥人的统治

突厥人一向在欧亚大陆的平原上游牧,于10世纪开始信奉伊斯兰教。10世纪时,中亚细亚的突厥人分为三大集团:定居于天山山区的回纥人;住在喀什格尔的葛逻禄人和定居于河中边缘的乌古司人。塞尔柱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因其首领名叫塞尔柱而得名。

塞尔柱的孙子托格卢尔。贝伊勇敢善战,他夺取了呼罗珊,后又成为波斯的统治者。1055年,他攻入巴格达,并强迫巴格达的哈里发授予他“苏丹”称号。此后,他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埃及及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然而塞尔柱的苏丹无法控制军队,因为强大的土库曼部落倾向与自治,只醉心抢劫,到处争夺放牧的地方。基于这一点,土库曼人不喜欢去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因为这两地禁止抢劫伊斯兰教徒的财物,而且天气炎热,不适合放牧。

拜占庭境内的安纳托里亚是个好地方,适合放牧。于是,托格卢尔。贝伊的儿子,有[英勇的狮子]之称塞尔柱苏丹艾尔普。阿尔斯兰率军不断袭击内部混乱的拜占庭帝国。10年内使这个帝国遭到很大的破坏。因为土库曼人的屡屡侵犯,君士坦丁堡决定发动致命的反击!双方数十万大军在亚美尼亚的曼西科特大战一场。拜占庭帝国皇帝奥哲涅斯因叛徒的出卖而大败被俘。不过阿尔斯兰只想拿下安纳托利亚,不想因这场战争而转移目标,于是就放了这个尊贵的俘虏。次后,小亚细亚开始突厥化和伊斯兰化,大量塞尔柱人迁入此地,在那建立了为时200年的罗马塞尔柱王朝。

与此同时,[英勇的狮子]还给法蒂玛王朝以沉重打击,攻占阿勒颇、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收复麦加和麦地那,并降伏喀布尔和布斯特之间的小王朝。到11世纪末,塞尔柱人的版图东起锡尔河流域,西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竟管如此,却仍然拿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无可奈何。

1092年,艾尔普。阿尔斯兰的继承者马立克。沙去世,苏丹国家开始四分五裂。上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各地纷纷独立。11世纪末,伊斯玛仪派的一支,阿萨辛派(暗杀派)在安萨里耶山脉上定居。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主要特征是仇视逊尼派,常常暗杀别人。信徒对首领绝对服从,据守在夺来的城堡里,保持独立。

3、拜占庭帝国

1025年,皇帝巴西尔二世驾崩,拜占庭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领土包括整个小亚细亚,直到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北部;塞浦路斯、克里特岛、巴尔干半岛;从多瑙河以南到特里尔斯特的所有地区以及南意大利的一部分。帝国的正规军驻扎在首都,负责保卫国家和帝国的神圣权威,镇守各地的地方军则以各民族的雇佣军为主。

统治庞大帝国的是皇帝,称为[巴西尔],是罗马皇帝的直接继承者。他的权利达到了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极限。国家权利形成网络,企图牢牢控制整个帝国,但是由于帝国幅员辽阔,交通又不发达,所以对其所占领土的全面控制,无法形成。

从9世纪中叶起,拜占庭帝国的各个城市开始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拥有将近50万的人口,相当于巴格达的一半,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十分突出,特别以其建筑物的宏伟壮丽而著称于世:教堂、宫殿、富丽堂皇的住宅以及5世纪就建成的用来抵御入侵的高大城墙。这座城市是帝国的文化、经济及社会中心。依靠商人的努力,成为中世纪时世界的[十字路口],庞大的商业网络联系着伊斯兰教世界、欧洲基督教各国和广大的俄罗斯平原。

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可容纳3000名观众,是举办体育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皇帝从人民欢不欢迎他,可以看出自己是不是受爱戴。不过这样并非没有危险。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分成两派:绿派和蓝派;[运动员俱乐部]多半带有政治色彩。532年,绿、蓝两派联合,差点让查士丁尼丢了皇位。从那以后,皇帝们就对[竞技场的派别]加以监督。

新的社会阶级兴起,军人和地主贵族权势日渐衰弱。皇帝不再四处征战,各地野蛮而又善战的雇佣军被解散。一些出生于城市的有钱人和受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进入帝国的中枢,担任官职。然而,西方和南方的诺曼人利用他们独有的[运马过海战术]开始入侵帝国富饶的南意大利地区;在东方,突厥人涌入小亚细亚,直抵马尔马拉海,并在这里定居下来。贵族因而有了重新掌权的机会。

1081年,出身于亚洲康尼努斯家族的亚历克西一世掌权。他反对前人的政策,排斥商人和资产阶级。为收复失地,他要求教皇派兵。按他一相情愿的想法,只需要的是外国的雇佣军,而不是西方各国正规军的干涉。

康尼努斯家族的约翰二世和皇后伊莱娜的镶嵌画。约翰二世的对外政策卓有成就。他在欧洲收服佩切内格人和塞而维亚人,并且牵制匈牙利人。在亚洲,他占领了中亚的西里西亚和小亚美尼亚

亚历克西一世登基,象征军人在政治上的胜利。为了获得威尼斯传队支持,他给予威尼斯人关税优惠,因而影响了声誉。

4、西方基督教世界和骑士阶级的形成

11 世纪初,欧洲人口并不多,农民贫困而又受到奴役,一座座的木制城堡局限了人们的眼界,限制着各方面的发展。货币不流通,文化只见于王宫和修道院,权利分散和野蛮粗暴是此时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但在公元1000年之后,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终于停止,人口逐渐增加。农民有了较之以前大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他们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以扩大耕地的面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产品有了剩余,食物也更丰富,饥荒和瘟疫大为减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开始有别于乡村。不过这些城市的人口最多不超过1万,还比不上当时东方富裕的大型村镇。

西方人再度远行,北行通过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和俄罗斯平原;东面沿多瑙河穿过中欧,或者南向穿过地中海,到达意大利和今西班牙的加太罗尼亚。他们出口原料和奴隶,进口奢侈品。在东方各个港口,在君士坦丁堡、叙利亚海岸以及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港,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

由于拜占庭帝国屡遭入侵,王权衰弱,各地开始出现一些小领主。在名义上,领主们是国王的代表和附庸,但实际上,他们是自己领地的主人和保卫者。同时,作战技巧也改变了。领主们身穿盔甲,改进了防御和进攻的武器,战争成为了专家的事,职业军队开始涌现。要当职业军人就必须从小训练,而且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装备。

在一个内部分裂的社会里,才会出现骑士。卡洛林王朝时期,以皇帝名义行使的政府权利,遭到强大领主的篡夺。

11世纪,这些领主和他们的随从被称为[战士](milites);而由于他们起马作战,也称为骑士。他们处于上层社会等级,拥有与重不同的特权、举止和想法。骑士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体系,以勇气和力量体现着当时的骑士们的价值观,除了勇气外,他们还应具备忠诚的心和荣誉感。骑士以大部队作战,常用的战术是手持长枪猛冲,好让敌方步兵无法抵挡,不过需要有合适的战场——平坦宽阔,毫无遮拦。

神职人员往往有着和骑士们共同的理想,也乐意和骑士们并肩作战。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发起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得以让神职人员摆脱封建制度。因此有些得以以建立[上帝的和平]为名,在某些时期内参加或禁止战斗。由于无法彻底制止战争,教会便赋予战争宗教意义。于是,骑士变成了虔诚的英雄,职责是保护教会人员和财产,以上帝的名义济弱扶贫,帮助妇孺,但是最高的目标则是——反对和征服异教徒。

骑士成为基督的战士后,配有健壮的战马,采用新的训练方法:长枪不在是投掷用的武器,而是用来击刺。上图为马上比武训练中,长枪的尖端都带有球装物

其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长期争夺政治领导权。11世纪末,教皇暂居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乌尔班二世为了拥有统治圣地的权力,打算把基督教民族集结起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