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材料,在分组实验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事先亲自实验。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免课堂上出现实验难以成功或与教学结果相悖的结论。二、提供材料注意时机。儿童的天性决定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提供过早,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太迟则会影响积极性。因此,在上实验课时,一定要注意提供材料的时机,对于有多个环节的实验,一般分层呈现材料。如,执教《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过程时,本课分组材料较多,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往往容易受材料的干扰而偏离探究目标。所以在本课教学中,特别注意材料出现的时机。第一环节学生应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时,每组桌上可只摆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学生可以专注的、尽可能多的应用观感进行观察。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借助材料进行观察时,才出示筷子让学生想想“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比较这两种液体”,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用搅动以观察液体旋转流动的速度,还可以蘸了液体后提起来观察液体下滴的状态。教师这时将筷子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并提醒学生沾油和沾水的筷子不能混用,以避免水滴在油里产生水珠或油滴在水里形成浮油,干扰学生的观察。进行液滴比较的观察时教师先讲清了实验的目标和要求后才将蜡光纸和玻璃片分发到每个小组。由于材料出现的有层次,学生对每次新出现的材料都保持了很大的探究兴趣,大大减少了对本次实验无关材料对探究目标的干扰,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极大提高。对于已经用过的材料,最好也能及时收回,以免对接下去的教学产生影响。

四、实验要求明确化

很多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有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在模仿着同学和老师的做法,盲目地操作着,这样的课,看似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实际上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因为,实验前没有思考,实验后也没有总结,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其实,无论组织什么样的探究活动,活动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活动的目标。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