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寻——让幼儿学习时为我所用

散文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它为幼儿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可以让幼儿模仿、记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但这些成熟的语言样本犹如埋藏在沙砾中的金子,需要教师去发掘。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一个不屈不挠的寻宝者,灵敏而准确地挖掘出它,让它成为每个幼儿渴求的知识瑰宝。

中班散文诗《捉迷藏》趣味性强,它将太阳、黑夜、颜色比喻成人,大家在一起捉迷藏嬉戏,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着他还在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

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啦。

这首散文诗的原教学目标是不仅要幼儿理解、朗诵,还要幼儿明白黑夜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把手帕解开又是什么时候,并且理解、学习词语:躲藏、解、静悄悄、蒙……但我在分析这首散文诗时,却发现了其中蕴涵着的另一个语言亮点,即一组并列的句式: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这组句式结构工整、形象逼真、富于童趣,是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的很好的语言素材。因此,我将这组句式的学习作为主要语言技能目标。教学中,我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念一念,并在最后请幼儿在教室中找一找“颜色宝宝还躲在我们教室的什么地方?你能像散文诗里一样用好听的话把它说出来吗?”很快,幼儿在教室里找到了各种颜色宝宝,他们都急切地用语言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绿色躲在青菜里、黄色躲在香蕉里、白色躲在墙壁里……”通过活动,幼儿不仅欣赏理解了散文诗,而且还掌握了“X色躲在XX里”这一句式,并将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

由此可见,教师应擅于寻觅每一首散文诗的语言亮点。如:散文诗《睡觉》中用来表现各种小动物不同的睡觉习惯、睡觉姿势的动词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教学时,除了让幼儿学着说一说,还可以启发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用身体动作来表演、体验这些动词,以及想象其他动物是如何睡觉的,怎样用类似的句式表述出来等。又如:散文诗《树真好》中每一段的第一句与后面几句的因果关系,是散文诗的巧妙之处: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在学习时可引导幼儿在理解句子前后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创编,“你喜欢树吗?觉得树好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在散文诗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简单的句式,只要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日渐丰富、成熟,教师就应尽可能地将它“寻”出来,并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教给幼儿。

四、顺——让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

创编散文诗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提升。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散文诗的格式是否工整、句子是否对仗、词句是否押韵、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致使幼儿创编时无所适从,创造的积极性屡屡受挫。其实,在散文诗创编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以支持、鼓励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心理氛围外,更应注重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的空间,掌握创编的灵活性,最大可能地顺应幼儿,使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觉得有兴趣、有情趣。

在散文诗《找家》的创编活动中,我问:“你能给小兔找家吗?”孩子们有的说:“我拿起红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红色的萝卜房是小兔的家。”有的说:“我拿起绿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绿色的草地是小兔的家。”还有的说:“我拿起黑色笔,唰唰唰,唰唰唰,黑黑的地洞是小兔的家。”……对于他们精彩纷呈、各不相同的答案,我都报以欣赏的目光,顺应着他们的创编思路。孩子们也在我仔细聆听的态度中享受到了创编的乐趣,创造的火苗越燃越旺。

总而言之,形式各异的散文诗,给我们教师留下了改革创新的空间。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墨守成规,应当学会选择、学会提炼、学会重组、学会超越,真正把散文诗变为幼儿的精神食粮,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