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法充分发挥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要交给学生善于表达、善于交流、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交给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交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说程序

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高效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原则,为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互动探究的新课改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反馈、布置作业。

(一)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认识前后,体验相对

本内容我打算:

(1)、认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a、运动会就要开了,我们赶紧去看看,首先进行的是一百米短跑比赛。看,都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

b、比赛开始了,它们飞快地向前跑去。瞧!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谁能说说其他小动物的位置?

同学们有的会说第几,有的会说前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板书:——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这里,我注重引导学生说完整规范的语言,及时提出质疑:比如说,同样是小兔,为什么有人说在前面,有人说后面?让学生讨论,从而认识“比较对象不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初次渗透前后的相对性。

(2)认识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a、比赛继续进行,它们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b、它们每个人心里都憋足了劲,拼命往前跑。看!此时,场上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