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但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对全句、全篇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就成了古诗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

《题临安邸》是一首题写在临安一家旅舍的诗。林升针对南宋小朝廷没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等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愤怒,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为了让学生能与诗人进行情感的沟通和共鸣,我特别注意了创设情境来感悟诗情:

一、体会遗民之苦

在引导学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朗读古诗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字面含义之后,我出示了收集到的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紧接着,我出示了一段反映当时百姓倍受战乱之苦的视频,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形象直观的影象很快激起学生对遗民悲苦生活的感知。

二、体会对权贵之恨

怎样让学生把诗中的游人和南宋权贵划上等号?我出示了一幅权贵寻欢作乐图,让学生猜一猜游人的身份,学生很直观的从游人的穿戴识别了他们的本来身份。继而,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正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学生的畅意表达通过我的抒情引导,诗人“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中蕴含的愤怒、着急、担忧在一咏三叹中已然氤氲在学生的心头。

三、体会诗人之忧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汴州的繁华,我把它用到了这堂课,学生在惊叹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之时流露出繁华已逝的惋惜,更深刻领会了诗人一针见血的嘲讽:汴州的今日就是杭州的明天啊!诗人那份忧国忧民的赤诚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得以宣泄。

古诗短短的几个句子所包含的情感,是沉甸甸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而创设情境是感悟诗情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