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了解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持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动人事迹,深切感受并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品质。

2、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节。

3、 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4、 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按照要求完成填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板书“手术台”、“阵地”,启发谈话: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地方?

2、 将课题补充完整。

3、 读了课题后,同学们想要从课文中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3、 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

年,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在 , 正在 。他已经 没有休息了。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恳求他撤离,可他认为 不肯离开,继续 。他一连工作了 ,直到战斗结束。

2、交流填空。教师简介资料:“齐会战斗”、“白求恩”。

3、读了课文,白求恩大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简单说说理由。

三、再悟课文

1、过渡: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十分感人,课文2-4节详细记叙了他不愿撤离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情景。下面我们着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2、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2-4节,边思考 “白求恩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他是怎么表现的?”划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归纳点拨,同时进行朗读指导。

(1)当时情况主要抓住三方面,着重进行朗读指导:

A、 白求恩身体十分劳累,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了红丝。

B、 三次环境描写。指导有感情朗读,要读出当时的形势紧张、危急。小组读,齐读。

C、 师卫生部长请求白求恩撤离,注意读出首长恳切的语气。

(2)白求恩的表现充分体现他崇高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品味字词,同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①第2节着重抓住关键词“镇定”、“敏捷”、“扔”。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白求恩品质的一些关键词要重读。个别读,齐读。

②第3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求恩大夫对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

A、体会“沉思”,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况,思考他可能会沉思些什么?个别读,齐读。

B、理解白求恩不肯离开手术台的原因(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这句句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陈述句来表达呢?为什么把手术台比作阵地?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加强了语气。)指导朗读,齐读。

C、理解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引导学生体会“是……不是……”这句选择句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白求恩大夫不愿撤离的原因。)指名读,小组读。

D、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白求恩和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注意读出白求恩坚决不离开的语气。

③第4节抓住关键词“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

4、小结,完成课后填表练习。

5、交流练习情况。

四、积累拓展

1、学了课文,我们深切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任意挑选第2节或第3节中最喜欢的一节试着背一背。自由读背。

2、齐会战斗结束了, 如果你是曾经受过白求恩大夫医治的伤员,当你再次见到他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自由准备后,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11 手术台就是阵地

当时的情况 白求恩的表现

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静 敏捷

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低头 继续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教学反思:

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但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对问题的设计太多太细,学习重点段第三节时,讲解过多,未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时间和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另外,从我自身来说,还缺少了些教学激情,少了些鼓励的教学语言,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文章内容,尽量给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可能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