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积木的内容来看:伴随我们这次的《认识我自己》的主题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孩子们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了充分的感知。此时组织孩子进行有关主题的搭建是可行的,他们有此方面的能力、经验基础,对这一建构活动充满了兴趣。

从幼儿建构的水平来看:经过每天建构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已经基本能够自由想象进行搭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学习、生活的经验,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造,整合大积木建构区和桌面建构区,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开展主题性的建构活动。

这一主题性的建构还能吸引其他游戏区,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逛公园,这就大大增强了幼儿游戏活动的情趣。

活动中,教师以询问的方式进入游戏,耐心倾听孩子的不同想法,对于孩子所想教师进行适当的肯定,并给予建设性的建议,让孩子们的活动向更加开阔的方向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教师运用这种引导、放手的指导策略,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可行的。

这是主题建构的初始阶段,当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建构,水平有所提高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发幼儿先进行设计,再将图纸分给两个不同区域(大、小积木建构区)的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合作性建构,幼儿的游戏水平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

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3、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4、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5、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