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低年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乘法、除法、统计等方面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总体上体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材中创设了“趣味运动会”这一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将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围绕这一情境展开。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对教材内容做了一些改动。根据上课时间正处在冬季,为了使本节课的内容更真实,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把书上的主题改成了冬季趣味运动会,把比赛中的体育项目也变成了适合在冬季进行的堆雪人、雪地钻圈等体育项目,相应的体育用品、主题图也都更换了。设计了“我班召开冬季趣味运动会”这一主题情境,学生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兴趣更浓,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购买体育用品、报名编组、体操表演等实践活动中应用统计、乘法、除法等有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设计开放型练习,活跃学生的思维

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创造性。因此,本节课的所有练习都是开放性练习,没有统一的答案,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设计了“你打算买哪些体育用品?”“给你40元买三种体育用品,你会怎样买?”“老师已经买好了体育用品,共花了72元,猜猜老师可能都买了些什么?”“有24名同学参加钻圈活动,编成几组?”“我们班36名同学参加体操表演,请你来排队形。”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考虑每个问题可能存在的多种结果,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找出最科学的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3.分工合作,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在设计本次实践活动课时,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做了认真的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小组合作时,采用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每个小组4个人,每人在小组内都有自己的分工,从而让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并且当小组内出现问题时能通过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时,大家能互相帮助,从而增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