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动物天地《青蛙写诗》。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设计思路: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识字教学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努力做到识和用相结合。借助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字卡、词卡、图片、课件情境图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写字、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

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诗歌、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会写“给”“号”“泡”“句”“串”“成”“呱”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彩色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青蛙)

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

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青蛙写了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认识“诗”字。音节“shī”为整体认读音节。组词:古诗、诗歌、诗人、诗集…… 拆字组合:讠+寺=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分别贴出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依次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认识“泡”字。老师演示吹泡泡。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第二小节。指名学生朗读。

(2)认识并书写“给”字。

认读生字卡片。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用上这个字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写好“给”字。整体观察:“给”字左窄右宽,绞丝旁写在竖中线的左边,不能过竖中线。重点笔画观察:第五笔“捺”停在横中线处,第六笔写在横中线处,第七笔“竖”写在竖中线处。教师示范书写,然后学生练写两个。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了?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小节。

(2)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四.回读全诗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看书齐读全诗。)

五.布置作业

认读14个生字。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14个生字。

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

2.出示词卡,认读生词:

古诗、蝌蚪、诗歌、交给、送给、逗号、句号、省略号、水泡、水珠、句子、一串、可以、串门、呱呱。

分别用“可以”“送给”“蝌蚪”说一句话。

3.说一说。

讠+寺=( ) 虫+科=( ) 虫+斗=( ) 纟+合=( )

辶+豆=( ) 氵+包=( ) 勹+口=( ) 王+朱=( )

少+目=( ) 田+各=( ) 口+瓜=( )

二.课堂练习

1.填完标点,读一读。

①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

②傍晚( )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个不停( )

③我要作诗啦( )

2.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大片荷叶,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它正在呱呱叫,就好像在作诗一样。

三.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鼓励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男女生接连读。

4.分角色朗读全诗。

5.说一说: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四.指导写字

1.号:共有五笔。“口”写在上一线和上二线之间。第四笔长横,在左二线处起笔,写到右二线处。第五笔叫竖折折钩。紧贴长横在竖中线处起笔。

2.泡:共有八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六笔是横折,第七笔是横。

3.句:半包围结构。第一笔撇在竖中线左侧起笔。第四笔横折写在竖中线左侧,不要超过竖中线。

4.串:共有七笔。先写上面的“口”,再写下面的“口”,最后写中间的竖。两个“口”都是扁扁的,上面的略小,下面的略大。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5.成:共有六笔。注意笔顺(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第一笔在上一线处起笔,向上微扬。第三笔横折钩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右一线处起笔,压在上二线处。

6.呱:共有八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竖,从上一线、左二线处起笔,写在左二线处。第三笔写在横中线处。第四笔写到竖中线左侧过一点停笔。第六笔为竖提。最后一笔是捺。

五.背诵课文

1.再读一读课文,争取背诵下来。

2.指导背诵方法。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尝试背诵。先记住首尾两小节,再依次记住中间“小蝌蚪”“水泡”“一串水珠”的话,最后尝试连起来背诵整首诗歌。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

六.分角色表演

1.根据诗歌内容,指导学生佩戴头饰分组进行表演。

2.选一组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给全班看。

3.表扬鼓励,总结表演情况。

七.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口口 蝌蚪 ,   给 逗 号 句 串

口口 水泡泡 。   以 省 略 呱

口口 水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