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情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深入领会词语的表现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来自主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在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没有逐句分析,而是主要抓住“快步走”“扶”、“揉”等动词让学生在比较与思考中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如,学生在评议奶奶的动作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奶奶为什么要快步走过去?” “她为什么不跑过去呢?”让学生深入体会当时的情境与人物的特点,通过思考感受人物的心情,把握人物的年龄特征。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我还设计了“扶”与“拉”的对比,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动词的比较,认识到“扶”字更准确,更能表现奶奶的温和与对小淘气的关心,达到深入领会词语的表现力的目的。通过第六自然段的学习,学生能自主地抓住第七段中奶奶的言行来进行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本节课紧紧围绕品味人物的言行,感受奶奶的善良与慈爱这一教学重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分析、品味奶奶的一系列动作中进一步走近文本,在朗读实践中感受奶奶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情感。朗读中能更好地抓住奶奶的一系列动作,感悟到了文中词语的准确以及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妙之处。

二、朗读与表演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本文的学习中,我设计了由学生表演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小淘气并为他揉屁股的这一环节,然后让表演者谈体会,让学生针对表演进行评价。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分析、品味。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非常深入。如,在针对表演的评价中,有一位同学认为奶奶心里担心小淘气摔伤,用“扶”这一动作更能表现出奶奶的内心世界。而表演者“拉”小淘气的这一个动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及时设计了“扶”与“拉”的对比,同学们通过这两个动词的比较,更一步认识到“扶”字更精确,更能表现奶奶的温和与对小淘气的关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