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主要的击弦乐器,被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戏剧、曲艺的独奏、合奏和伴奏等所普遍采用。各地方扬琴的形状,琴体结构,音色及其演奏技法,虽大致相同,但由于我国是个幅员广大而且又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民间都拥有地方色彩鲜明、风格特性各异的音乐文化艺术。

扬琴的演奏艺术,也随着民族音乐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地方民族风格的演奏艺术和流派。南方的广东音乐(编者按:即粤乐)、粤剧、江南丝竹、潮州音乐、潮剧、汉乐、汉剧等,因都具有南国风格的共同特性,故统称“南派”。又因南方各地方地理条件、生活习惯、语言和地方风俗的差异,故又在“南派”中分支形成了风格特点不同的诸多“流派”。如“粤派”扬琴的称谓,它也和 “粤乐”的名称来源一样,是外省人给予的名称,因其演奏技艺具有显著的广东地方风格特点,色彩浓厚,且流行区域颇广,故有“粤派”扬琴之称。

扬琴源流的考证

扬琴之渊源,迄今尚传说纷纭,考证不一,存疑未释。王光祈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音乐史》中注释曰,(洋琴)“欧洲乐器,西历纪元后第十七第十八世纪之交(康熙时代),输入中国之物(?)”(附图见唐再丰《中外戏法大观图说》卷十二)。可见,王先生对扬琴是“输入中国之物(?)”的考证尚存疑。粤乐界和粤派扬琴先辈中,亦有言扬琴渊源于我国远古乐器“筑”,其据理是“筑”的演奏,是以竹尺击弦取音。但从“筑”的形态、结构、演奏时左右手的“分工”,均与扬琴悬殊颇大,除以“竹尺击弦取音”这一点较近似外,其余尚未找到作为扬琴“祖宗”可供考证的痕迹。经据一些史料考析,“洋琴”源于波斯、伊拉克一带,故早期有“大西洋琴”之称,于公元一六00年(明朝万历二十七年)输入中国之物,并始流行于广东,乃继后流传我国各地。

清朝冯时可著《蓬窗续录》一书,内有一段记载述及:“外国人利玛窦出自鸣钟,如小香盒,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又出番琴,其制以铜铁丝为弦,不用指弹,只以小板按之,声更清越,按二器同自明有之,盖与眼镜同入中国。”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号西泰、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等。利玛窦是意大利马切拉塔城人,明万历年间来华的耶稣会士。我国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就是由他开始。他一方面将西方科学文化传入我国,另一方面向欧洲介绍了中国国情,为十六、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著贡献。利氏于一五七七年经耶稣会批准,赴东方传教。

一五八二年(万历十年)八月七日奉耶稣会远东巡视员范礼安之召,抵澳门,为利氏入华之始。初在香山(中山),广州与当地官方交涉入华栖身之地,几经周折,于一五八三年九月十日抵广东肇庆,在高要县城东小市顶筑室以居。其住寓于崇禧塔附近,因当地百姓嫌其宅有碍“风水”,常以石块掷其住寓,以图赶走“番鬼”。这就是我国早期发生袭击教会的“崇禧塔之案”。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