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认识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过程方法:比赛中主动读书,能小组合作夸夸赵州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古代建筑,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策略

1、文意兼得,突出文本的人文色彩。

这一点可以从导课、自读、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在导课中强调古代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是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瑰宝。在“夸夸赵州桥”这个环节,“1400年”——突出历史悠久;“37米”——突出拱形设计的特色;“四个小桥洞”——独一无二的创举;“美观”——从龙的图案谈起,强调中国龙文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在中国人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龙的精神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等等。

2、“读”出语文味,“夸”出自豪感。

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堂上,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朗读比赛活动,使学生把预习笔记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再回归文本,词不离文,如“横跨、举世闻名、坚固、美观、创举、冲击、遥望、才干、智慧”等。在朗读比赛的基础上,可以逐段“夸读”,即小组成员(三人小组)轮流根据课文夸赞赵州桥的特点,说说它为什么会“举世闻名”。

第一段——一千四百多年;

第二段是重点段,抓住“雄伟”进行夸赞,用列数字(50多米、9米、37米)精确说明桥的规模,“没有桥墩”“横跨”说明桥的气势如虹,“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创举”突出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在“夸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既……又……”的关联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规范性。

第三段夸赞桥的美观,桥之美美在栏杆,栏杆之美美在图案,图案之美美在龙的活灵活现!怎样把龙的活灵活现写具体呢?本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例子,学习 “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抓住“缠绕、吐出、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具体词语,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夸赞的语言。

总之,充分利用文本的精美资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训练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民族自豪感自会油然而生。

3、积极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自主搜集有关中国石拱桥的资料,自主预习课文的生字词,自读课文,自主探究“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动手描绘家乡的建筑等等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小组合作是这节课的主要合作形式,考虑到合作交流的幅度和频率,小组成员以3人为宜。在班级交流和资料收集(石拱桥、龙文化、桥梁设计)等环节,老师可以作为班级一员参与其中。

要之,创设富有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触摸有情有味有声有色的文本语言,自由地徜徉于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是我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