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欺负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现象,并引起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欺负与人格的关系入手,具体阐述了欺负者的人格特质、自我概念、自尊、自恋、对欺负的态度等人格侧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以后的研究作了具体展望。

关键词:欺负行为;人格;欺负者;自我概念;自尊;价值观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欺负作为攻击的一个子集,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重复施加的攻击行为,它具有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攻击者的未受激惹性和重复发生性等特征。

在整个20世纪,人们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及其意义的认识一直摇摆不定。干预论认为欺负危害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秩序,而人格与行为又是可塑的,强调进行干预;而非干预论认为儿童群体中的同伴冲突是其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儿童通过寻找冲突解决方法,促进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但忽视了欺负和一般冲突的区别。欺负可能造成儿童人格的畸形发展,所以开展欺负和人格关系的研究有重要实践意义。

已往的欺负行为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格特质、自我,尤其是自尊、价值观等几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对欺负者人格的研究进行简要评述。

1、欺负者各人格侧面的研究

1.1关于欺负者人格特质的研究

奥尔波特(Gorden Allport)[1]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他认为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做出的一种反映倾向。关于欺负者的人格特质研究,国内外的研究主要运用了艾森克(Eysenck)个性问卷幼年版调查儿童的人格特点。Slee和Ribby[2]曾发现欺负者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上的精神质量表得分较高。陈世平[3]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测量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及心理问题倾向之间的关系,表明欺负组被试在个性特征上以高精神质和相对外倾性为典型特征。Byren[4]运用其他人格量表进行的研究发现欺负者攻击性和情绪性的显著正相关。谷传华[5]等考察了小学儿童的欺负问题和人格倾向间的关系,表明小学儿童欺负他人的发生频率和精神质水平相关显著。多个研究表明,精神质水平对欺负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根据艾森克的研究,高精神质量表得分往往意味着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冷酷和缺乏同情心等特点。这部分人对外界情绪刺激过度敏感,易情绪激动,并且很难回到正常情绪状态。这与欺负者的外在表现比较一致。但是艾森克个性问卷的三个纬度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主要探查了儿童的气质这种内部倾向性。而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有的自然特性。仅仅用人格特质来解释欺负行为,就不免陷过于武断和悲观,难以发挥人的主观作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