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内容】观课后评议会

【会议时间】2011年12月8日

【会议地点】济洛路小学会议室

【参会人员】 姜楠 李文建 赵英 王岩 王斌 武昊 杨平 赵向倩

杨东红 刘延燕 张丽巍 张岩 王燕 张宏

特邀嘉宾:指导教师 马华荣

【会议主持】 张宏

【会议记录】

张宏:各位老师,下午好。前天我们带着各自的任务观摩了王斌老师执教的《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下面我们分别从自己的观课维度,谈谈对本节课的看法。

马华荣:在这之前,我先说几点问题。会前大家都作了充分准备,有一个需要提示大家的是需要端正心态。因为提交观课报告、写观课反思,就是到了磨课的最后阶段,实际上也就是磨课含金量最高的阶段。一节好课,除了看视频、看教学设计,还要看我们的反思和总结有没有推广价值。我们需要端正的是什么心态呢?前期,我们经过了那么精心苦心的努力,但是上课就像拍电影,总归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节完美的课。留有遗憾,正是我们研究的核心。所以我们不要着急说优点来粉饰自己,评课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我们的立足点是把这节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的方向都说足、说透,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做好总结,就是对前期一系列工作中遗憾的最好弥补。

张宏:抛砖引玉,我先来谈谈前测和后测的观课感受,对于前测题目,各位老师都已经熟知,我就不再赘述了,现在说一说前测结果。化简比的题目,对题率是75%,错题类型为“小数:小数”和“小数:分数”,我觉得原因是化简步骤比较繁琐,需要转化,统一形式后才能化简,学生掌握还不够熟练。所以我们在这节课中把教材提供的数据进行修改,是很有必要的,以免因为计算问题给学生认知造成干扰。

王斌:是的,修改后的这些数据,正好和国旗法一致。

张宏:第二个求比值的题目,对题率就比较高,是90%,错题主要是“小数:小数”类型。部分学生在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不会转化成分数。

王斌:但是采用循环小数的形势也不算错阿。

马华荣:如果需要继续计算呢?循环小数肯定是不行的。

张宏:这就提醒了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化成分数的习惯。在看图提问的方面,学生都能够提出适当的问题,70%的学生提问中涉及到了比,43%的学生涉及到了百分数,还有6%的学生提出了比较多少的问题。总体来说,求比值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但是化简比就有一定困难。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提供比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的环节,我们可以预设到,由于知识经验和难易程度的原因,可能选择化简比的学生会多一些。这也正顺应了教师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生成比例的认识。

马华荣:我们的前测设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起点,二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

张宏:下面我再说一说后测结果。后测题目设置主要针对教师的引导和提问。第一个问题“本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听懂吗?”,有94%的学生都能听懂,6%能听懂大部分问题。这说明本节课问题设置合理,指向性明确,便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生成。第二个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会回答吗?”学生中53%都会回答,47%部分会回答。这一点很正常,本节课问题从易到难,有一定梯度,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会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第三个问题,“老师的提问对你学习有指导作用吗?”10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本节课问题设置,注意了以老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学生乐于接受。最后一个问题,“这节课你在哪方面有收获?”

91%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解方面,59%选择在解题策略方面,30%的学生觉得建立了自信,85%觉得数学很有用,还有88%觉得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得到了帮助。本节课利用了生活中的素材作为练习题,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两次合作,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小组合作对自己的帮助。解题策略是一种能力,和建立自信一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很难在一节课中得以体现。

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提问的有效性。在问题设置上,注重了问题指向的明确性,体现了问题设置的梯度,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应了知识的生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各种问题,包括设疑、追问等,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能应用。大多数学生在知识上有了不同收获,练习中采用了大量生活问题,既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进行了知识建构。后测中,反映出学生在自信方面的缺乏,这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我们在问题的设置上,或者在提问的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到不同的群体,适时引导和分配问题,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完成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自信。各位老师还有什么建议?

姜楠:我们有必要把报告的名称进行统一。

集体:对。

张丽巍:下面我来说一说。我从教师预设问题与学生生成问题的角度去分析。王斌老师以国旗法为出发点,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图和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

在出示各种场合所用国旗的长和宽后,教师问: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有什么疑问?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生1:长和宽为什么不一样?生2:这些数据从哪来的?生3: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进一步追问: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呢?最终聚焦于一点,为探究比例的意义找准方向。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预设问题不够充分,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况。例如: 当教师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比组成等式,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时,一共有4个比例,其中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288÷192=96÷64,其实错误就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在这里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一句:这是笔误吗?其他学生有什么看法?给学生提供主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课堂,增加课堂的开放度。

下面我再谈一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我自己的几点思考。

1、我认为实现预设要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的解读教材,对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把握等,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习新课前都要考虑学生前面相关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哪部分学生都会哪学生会不懂一定要心中有数,这样在进行新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在做到充分备课、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大胆的预设、从而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预设不是老师主观决定的它和生成一样,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所以要想在课上有效的把握预设与生成,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平时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记录点滴经验,同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参与、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发表自己个性的看法和见解,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马华荣:把你统计的说一下。

张丽巍:在出示各种场合所用国旗的长和宽后,教师问: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有什么疑问?生1:长和宽为什么不一样?生2:这些数据从哪来的?生3: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张宏:学生问了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后,还有一个追问对吗 ?

张丽巍:对!王斌老师问: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呢?

马华荣:还有谁观察这一块内容?

李文建:我和王岩老师也是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的。我们认为“教师预设问题与学生生成问题”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产生疑虑,进而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教师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对话交流、生生合作讨论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以问题链带动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上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吗?教师这一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了三个问题:生1:为什么长度和宽度都不一样呢?生2:这些数据是哪儿来的?生3: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抓住第三个问题进一步追问:那我觉得咱们就得深入地想想,可以研究长和宽之间的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学生的四个问题:生1:面积是多少?生2:周长是多少?生3:长是宽的百分之几?生4:长和宽的比是多少?一步步走向这节课研究的主题——比例。

这样的情境引入既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王老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课程内容持续生成的同时,随着学生的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追问,动态生成学习内容。

第二点,教师引导生成,有效利用生成资源。

课上王老师理性把握,相机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量交流促使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时抓住学生的发言,甚至是小声的耳语,因势利导把这些闪动的智慧及时转化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节课第一次探究问题:研究长和宽之间的比。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去思考发现长和宽比的秘密。学生的探究产生了两个问题结果:一是求比值,结果比值都是1.5;二是化简比,结果都是3:2。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实现了教师的预设问题的目的。

动态的学习方式使“问题”在学生不断的探究过程中生成,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王岩:刚开始我对教师的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不知道怎么把握,原来理解的是教师的提问如何能引起学生的提问,后来觉得是不是理解的面太窄,后来通过在网上查,又有了新的认识,凡是结论性的问题都可以看做是生成的问题。

马华荣:小组交流时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也是属于这个角度。我觉得你们的报告里也要把具体的数据讲清楚。再就是你感觉这节课当中学生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提出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岩:我认为有些问题指向性还不够明确。例如:引入中的问题: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改为:看到国旗的长和宽,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问题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利于学生把思考的方向定为“长和宽”。再就是学生生成的问题比较少。这与学生发散思维有关,平时的教学中多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好一些。

张宏:刚才三位老师分别针对问题的预设和生成这一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请三位老师进行一下汇总和整理。

赵向倩:我们已经设定了不同观课维度,第一部分应当先说一说设定观课维度的选择原因进行分析,我们组观察师生互动情况所以我先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师生互动已经成为研究课程教学的热点话题。根据本次磨课计划确定的研究问题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组确定了如何一问题驱动从而推进师生互动学习过程达成学习目标为观课维度。第二个方面观察量表及观察结果说明采用的观察量表主要从教师提问类型、学生提问类型,师生互动类型和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等几个方面进行观课分析。教师有效提问累计36次,其中描述性问题16个;判断性问题12个;论证性问题8个,问题指向性明确,提问的思维层次较为合理,学生提问类型: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理解性疑惑的问题有8个。互动类型:师生互动13次;生生互动10次;师班互动16次。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展开了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以问题推进互动36次;以评价推进互动2次,以非语言推进互动1次。教师在推进中采取的方式较为单一,尤其是评价推进互动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言语互动过程记时:30秒以下27次,30秒以上9次,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均是热情,体现了宽松、民主、平等地课堂文化。,互动管理:教师有效调控课堂的各种互动,较好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姜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思考,一是评价指标的频次统计、分析。(1)教师提问有效推进师生互动。在数据统计中以问题推进互动达26次。基本是以“提问---回答---反馈”式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一内容进行共同思考、讨论,双方都同时“互动”起来。(2)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王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方式。其中师生互动,即王老师通过提要求,个别学生回应;学生作出反应,教师进行评价的互动。这是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互动类型,约占全部师生互动的33%;师组互动,即王老师针对学生小组活动而进行的参与、指导与评价等。约占全部师生互动的10%;师班互动,即王老师与全班学生的交互作用,如集体授课、统一要求、集中评价等,约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41%;生生互动,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在王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抓住学生的生成问题,推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考与交流,约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25%。(3)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为创设师生互动营造轻松和谐,互教互学的课堂氛围。王老师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自然,对学生的提问或出现的问题全部给予热情答复或解决,以共同讨论的民主态度进行教学,表现了师生间的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

二是教学片段分析。(1)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本课引入环节,王老师精心制作课件,出示了四副不同场景的国旗画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些国旗长和宽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什么疑问吗?”王老师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了更为宽广、方便的桥梁,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投身到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精神,从而取得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2)课中创设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例如王老师在要求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任意选择两个比组成一个等式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自己的答案有没有和黑板上不一样的,如果有就主动写在黑板上。王老师给更多的学生有了参与机会,引发并保证生生互动有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活动。(3)联系生活,引发参与兴趣。老师作为师生互动的一方,既负有当好伙伴的责任,还负有激发对方积极参与互动的责任。课堂上,王老师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在学习比例意义的练习中紧密联系生活,设计了丰富有趣的练习题。例如通过出示人体中的臂长与身高的比和王老师本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判断老师的身材是否符合比例。上课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起来,通过计算、判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教学建议。通过观察量表统计的数字可以看出,教师在互动过程的推进中,王老师采取的以问题推进达到了互动推进形式的92%,而以评价和非语言两种形式的推进总共仅占8%。由此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学生评价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实施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与交往的主动性。同时研究探索多种形式的推进互动的教学策略,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值得我们继续认真研究。

姜楠:这是我和向倩老师的观课报告师生互动的观察,我觉得咱们组里写的报告要在结构上统一,首先要把观察点确立的原因和作用分析,二、要把观察结果进行说明,呈现记录情况,第三部分说观察与思考用文字形式加以说明,

马主任:刚才姜校长说的,详细不是泛泛的说,每一条没一点都是分析到点上,要根据你统计的数据来说,每一项内容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分析,中间还要加上具体的片段,所以我们的观课报告就应该这样写,有理论有实例,尤其对某个片段围绕观察点来写,不是泛泛的说,更不是一段理论放在这,这个理论放到哪都行,这样做肯定不行,首先找一段理论要结合片段,把理论恰当的运用的片段中。所以观课报告,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写,去搜一些相关的知识,要为自己所用,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让人家看着舒服。

张宏:刚才听了姜校长的话大家应该明白观课报告怎么写了,可能刚开始大家不会写,这样大家回去再按照这个再修改一下。

张岩:我来接着说吧。我和刘延燕统计的是教师提问有效性,我说说我的看法。纵观整节课,王斌老师一共提问37次,有效提问35次,每一次提问,学生都有回答,其中集体回答10次。王老师在理答方式上追问22,没有打断或代答、重复答案,激励称赞的3次。从有效提问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围绕本课例的研究问题以及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提问有效性较高,指向性都很明晰,设计合理,能够引发学生理解应用。例如: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比例?这是一个“识记性的问题”;观察这些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综合分析,寻找比例的意义。其它各问题的设计也符合该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从感知、了解到理解、应用的过程即是答疑、释疑、质疑的问题引思过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目标的落实,对课堂的个性化解读均蕴含在一个个问题之中,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追问也很及时并且有效。从学生回答的数据看,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均作出了回答,个别问题能有2至3名学生回答,体现了同学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同时有10个问题是齐答,也符合实际情况。例如练习时让学生集体判断每一个式子是否成比例。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式的太多,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

刘延燕:从教师理答的数据上看,王老师主要采用追问的理答方式,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进一步的追问体现了王老师的教学机智。追问中也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抓住提问的本质。但是鼓励称赞的比例数却较低,反应出老师在面对学生回答时心急、无所适从的一面,缺少鼓励的话语及恰当的评价,再有个别学生在回答时,有些语言表达欠妥,老师未能及时指出改正,这是老师需要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华荣:这个地方她们分析的一条一条的很清晰,但是每一条咱们还是要以课论课,用数据,拿事实来说话,每一条都要加上一个事实,每一个都要加上一个例子或者加上一个片断来分析,这样泛泛的讲很空。再比如你刚才讲的有的还可以再充实一些,比如你刚才说教师称赞鼓励性的比较少,只有几个,要有数据,从一堂课来看,明显比较少,用事实来评价这节课的话,就直接导致这节课学生的情绪不高,老师热情的鼓励直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这一方面再进行一下渲染。

张宏:武老师也弄这一块,是吧?

武昊:是,但是我们有些数据不太一样

马华荣:你们的数据必须统一,凡是你两个、三个弄的一样的数据先汇一下,你们呈现上的观课报告必须是一样的。

姜楠:我这有些数据也和她不一样,两个组的可以不一样吧。比如教师提问,我统计的是36次,他们统计的是37次。

马华荣:应该是一样的,如果当时没统计清楚,回头再看录像。

武昊:我和赵英老师从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教师总共提问了37个问题,其中教师有效提问达到32个,无效提问5个。提问的指向性清晰,层次以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评价为主,只有5个是有关识记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以个别回答为主,为27次,集体回答10次。组织学生进行了3次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因为教师的提问指向性清晰、目标明确,所以学生能够比较积极的思考,较准确的回答提问。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12次重复答案,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追问,追问的次数达到了14次,一步步引导学生清晰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赵英:我也补充一点,纵观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的面不是很广,主要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虽然教师每次提问都给学生留有一定思考的时间,但个别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有的只有短短的1—2秒钟,只有4次思考时间在2秒以上。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鼓励和称赞,但感觉上评价的力度还不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问上还应注意:(1)提问设计要求缜密。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要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①何处提问;②何时提问;③提问什么;④如何提问;⑤提问谁;⑥可能出现的情况;⑦如何评价等。(2)对学生的情况要“胸有成竹”提出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会怎样应答,不同层次学生有何不同,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设计的提问才有效。

王燕:刚才老师们说的都很具体,下面我从时间分配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察结果。第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3分钟。国旗导入简洁明了。二、自主探究新知与应用(一)比例的意义10分钟(二)生活中比例的应用3分钟(三)比例的基本性质6分钟。三、巩固应用环节 ,练习一4分钟,判断对错练习二4分钟,各数组成比例6分钟。四、拓展延伸,练习三柯南破案2分钟。五、全课总结环节3分钟。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富有创新精神。既注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又结合生活问题,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从练习时间上看新知教授踏实有效,巩固练习层层递进节奏稳中有效,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个环节渗透学生的小组讨论,汇报,动手计算验证。生活中的实例更是生动贴切,课堂学习气氛十分融洽。

马华荣: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参看下专题学习里的资料的格式看看,再整理一下。结合这节课,精彩点,亮点部分。

张宏:每个环节,比如新授知识部分多少分钟,这个练习用了多少时间,这样记录。

杨平:我和杨东红老师承担的观课任务是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个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 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重要条件。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教学的趋势。我们的课例就是探询利用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

本节课,我们观察的是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上,我们分别以6名学优生和6名学困生作为观察的标杆,利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去反思整体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也检验了“有效提问’在促使有效课堂生成的过程中的作用。整体来看,课堂上,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兴趣浓厚,能做到积极思考,深入探询。上课学生人数共36人,25人在主动参与质疑或答题的活动中被提问,其中,16人分别答题至少两次。

我们重点关注了6名学优生和6名学困生的课堂表现。6名学优生能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各个环节中,在老师的问题抛出后,他们都能积极的思考,并在第一时间举手争着答题,除了被老师叫起答题外,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自始至终都非常高涨,每次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能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别的同学答题时,他们能够认真倾听,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中,他们有效的组织成员讨论,发挥了带头作用。老师的引导提问,更多的是通过学优生延伸出新的问题,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学优生的状态对整个课堂的活力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名学困生中两名学生分别主动回答问题两次,其中两个问题是问题情境中老师的提问引出的学生的问题(1.为什么国旗的长度和宽度不一样;2.这些长和宽的数据是从哪来的。),一个问题是小组交流后作为代表为全班展示(我们研究的是化简比,我们发现5个比都是3比2。),还有一个是最后的课堂总结;有一名学困生被动被老师叫起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引导其为大家出了一个数据较小的比:6比1),在这个同学回答完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态度变得积极了;其余三名学困生相对较安静,其中两人在课堂活动中几乎不举手,在小组活动中也比较沉默,只是在倾听小组中的其他伙伴有交流,但也参与了齐答,也较慢的参与了简单的课堂练习。学困生的总体情况是,有参与的热情,能够参与到简单的问题交流中,但因基础差,有些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但由于教师的梯度问题和生活化问题的的设计,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减弱。

杨东红:我再补充几点,通过本节课的观察,我们感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每个问题后,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养成成自主探究,不刻意模仿、人云亦云的思维。

张宏:最后我们请王斌老师说一说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王斌:我一直在期待着这次会议,希望从中听听老师们对这节课的评价和建议,刚才听了老师们根据评课量表的分析感到非常振奋,结合我上课的感受,我来说说自己的几点体会。

作为磨课环节的执教者我是幸运的,这次弥足珍贵的经历使我在教学低谷时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在我眼中磨课磨的不仅仅是课,更是在打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将平时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盲点、疑点统统暴露出来,交由团队来指点江山。正如评课会议上指导教师马老师所说,课就像拍电影,总归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节完美的课。留有遗憾,正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因此,我想从教学设计的课堂反馈和教师课堂表现两方面进行反思。

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主要有:设计理念的“收”与“放”。我在初次进行备课时顾虑重重,总在考虑预设的问题学生能否回答出来,因此设计的问题步子小,牵引的痕迹明显,使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中。而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预设的问题指向明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生发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即使是开放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天马行空的场面。相反,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空间中更容易被激发。因此,第二次备课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尤其是探究新知的过程,将研究问题真正的交给学生,设计了如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我们可以研究长和宽的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向”等问题,将研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给予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充裕的时间,还根据学生前测的结果对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一是将复习比的相关知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内容去掉,直奔主题,是研究过程整体性更强,思维过程也更为连贯、有序。二是降低计算难度,在数据的选择上目的性更强,如国旗的长和宽都提供整数,练习题中的数据虽各种形式俱全,但数值较小,这样就将方法的使用凸现出来,节约了时间。

其次是为课堂注入生活元素。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最应体现于学生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在备课时,将练习与生活中的比例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去、有用。

除此以外,关于课堂中出现的生生互动较少和课堂节奏不明显的问题。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有热情,而且教师的热情要达到那种足够点燃学生热情的热度,第二要有激情,教师要有激情这节课才能抑扬顿挫,才能或舒或展,快慢结合,才能把这节课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后产生思维的碰撞,来迸发出整节课的活力,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再有就是,教师还要再放手一些,如教师的部分重复性语言可安排学困生来回答,加强对他们的关注;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交由学生自己通过相互解释、补充来解决。这样学生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更加的融洽。我只想到着一些,还请老师们多提建议。

马华荣:先说反思,每个老师都要反思,如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学生生成问题少,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提了,如小组交流那里,学生完全可以相互提问题,但学生没有提,或很少提,显得课堂气氛压抑一些,在这里我们就要反思,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是不是真正的没有活力,学生思维能不能活起来,学生能不能做到勇敢的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问题。老师要想让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发挥教师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带领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不是一种压抑,让学生的思维能驰骋起来。

反思时要反思到我们的平时,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是这种状态,老师的责任在哪,老师需要做什么,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怎么样,这样去反思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反思。我们团队打磨不是针对一个老师,打磨的是每一个人,是反思每一个人的反思,所以每个老师在写反思的时候都要结合自己的课堂。

王斌:关于第三稿的修改,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李文健:第三次修改的时候将颜色改变,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从提问的有效性再设计出几个精致的问题,加上设计意图。

张宏:补充一点,生生互动那里不够充分是因为教师提供的机会在空间、时间上不够充分。如生活中的比例,可以先展示科比的尺寸,然后展示学生的数据,直接现场测量,也不耽误时间,比学生看题说感受更充分些。

王岩:我也觉得着过环节还可以再充分一些,这四个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眼睛一亮,但是有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问题,学生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比例的知识”?给学生更大的时间,空间。

王斌:学生生活中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如图片的扩大、缩小,模型设计,在学习比的时候就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张宏:各位老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自己的观课报告,对这节课提出了改进意见,大家现在心中都比较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再接再厉,把报告进行汇总和提炼,给我们的磨课环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