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幼儿的引导者

摘要:新《纲要》的颁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幼儿科学教育。它不再是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强调创设环境,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进而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果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乐趣。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应有一定的策略.

有人说幼儿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成人涂上五彩的颜色。其实,不然。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说过:儿童不应该是一个无助的、等待被填满智慧的空壳,而应是一位具有尊严的人类智慧的创造者。

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如同一个执笔者,重复着在一张张白纸上描绘着自认为漂亮的图画。其实,也不然。新《纲要》中已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此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呢?在此,我以科学活动为重点,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新《纲要》的颁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幼儿科学教育。它不再是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是强调创设环境,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实验和操作,亲身经历“研究过程”,进而发现和理解事物间的基本关系,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果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乐趣。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应有一定的策略:

(一)发掘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及时引导其进行积极地探索

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作为教师,总会不自觉地进行讲解、示范,从而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削弱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那么,怎样做才能发挥教师有效的引导作用呢?

在幼儿对某一内容产生疑问或进行探究时,教师切忌急于告之答案,或道出自己的观点。而应是先仔细观察幼儿对此内容的兴趣及需要,再给予适时的引导。例如: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在花园里散步时,有个孩子发现水流到草坪上就不见了,引起了部分孩子的兴趣。于是,我又取来一盆盆水倒在不同的地方,观察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我这小小的举动引来了更多的探究者,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这么轻微却有目的的引导果然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也正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