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自发的言语交流,婴幼儿的语言只能达到自然积累的程度。任何语言,即使是母语,只有在有意识的引导,精心创造的语言环境下,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使语言超前高度地发展起来,为日后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迪语方式。宝宝三个月以后进入喃语期,口腔已能配合发音,嘴里总是嘟嘟囔囔,节奏也延长了些。这时,孩子语言发音开始具有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性。

儿童语言模仿力是惊人的,让成人望尘莫及。利用这种模仿力进行“迪语”训练。办法是:教会他跟着您重复他自己能够发的音,帮助孩子建立并固化他能感知到的语音形象,这种训练也不妨称为模仿课。

有的研究认为是早期对话。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它发生在婴儿不会说话的语言准备期,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用语言单向的传输信息,用以启迪婴儿语言发生的方式。即使是新生儿,成人的音韵和充满亲切感的语调也会形成某种愉快的固定程式,从而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和情绪表达奠定基础。比如婴儿都哝着“巴-”,跟着他发这个音。过一会儿,你就会听到婴儿嘴里又发出相同的音。前面他都哝的“巴——”音是器官自发的运动,是婴儿本能的无意识行为,后面又发出同样的音是跟着学的。父母或其他施教者有意识引导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叫“迪语”。迪语可以显著发展婴儿的语言模仿能力、语言听力和发音能力。缺乏这一环节,孩子的语言发育是有缺陷的,所谓的伶牙俐齿能力就是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的。

通过迪语训练,婴幼儿在出生三个月左右即可通过迪语训练,反复练习语言发音,从而逐步固化母语的语音形象,此情形有点像我们学习外语时的正音训练,只是婴幼儿跨过这一阶段来得那么迅速和容易,令人称奇。五个月后就能大量接纳语言信息,七个月后,能从他人的口型辨别声音,九个月后,能通过视觉理解语言。十个月左右,大脑中听觉语言的感知和身体动觉语言(包括手势、体态、表情)的感知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所以,迪语训练从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即可开始,亦可有意识超前输入许多语言信息,丰富孩子的语音形象,刺激大脑语言功能的形成。

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不会说话以前,同孩子说话毫无意义。这在祖父母帮忙带孩子的实践中较为常见,往往白白错过孩子几个月的语言准备期而不自知,甚为可惜。我曾经见过好几个孩子,两三岁了,脑袋里空空如也,语言、词汇贫乏,除了叫爸爸妈妈,其他的一概不会。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个性开朗、体力精神尚好的祖父母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话,为他读书讲故事促进孩子语言智力发育的的例子。但个别例子恰恰说明早期口语输入和迪语的重要性。

持对不会说话的孩子说话无意义的观念的人,大有人在。其错误在于不知道孩子在说话以前,尤其是5-10个月间有一个语言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模仿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先于口头表达能力,已经存在和发展起来了。换句话说,虽口不能言,然耳可闻音,目可视形,心能会意,怎么不可以学习呢?一直以来,对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估计太低了,所以不重视早期语言信息的输入和建立语言形象的迪语训练。

目前还有不少家长持这样的观念:“到时候孩子自然会说话”,按照当代儿童的智力发育特点和国际上早期智力开发的理念和方法,这种观念当然不符合当代儿童大脑进化的速度,浪费了孩子语言准备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初是在与成人的双向交流(有时不通过口语,还可以使图像语言、表情手势等)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准备期亦是如此,不可能由孩子孤立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