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 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竖弯、横折弯钩、竖、点、竖弯钩、撇、捺”十种基本笔画。

4.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5. 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

认字与写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 ,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1.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汉语拼 音,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老师现在想考 考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朋友的名称。(师出示卡片, 做找朋友游戏。)

2. 过渡。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汉语拼音朋友”的帮助下, 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

汉字朋友最 喜欢与上课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的同学交朋友,看哪位同学在这节课中交的汉字朋友最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看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展示课件)

2.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宋朝有一个叫邵雍的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美丽的村庄,他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课题。

2.自读课题。

3.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几个字的?重点强调“去”和“里”。

三、熟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重点听认读有困难的字。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学生评价)

5.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展示课件)

(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1.在诗中找出数字宝宝。 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展示课件)

2.按顺序和数字宝宝打招呼。

3.打乱顺序认读数字:(展示课件)

(三)再读无音节诗歌,巩固识字

四、感悟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一)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说说,你读时想到什么了? 相机释疑:“二三里”、“亭台”、“烟村”。

3.看课件情景朗读诗歌。(展示课件)

(二)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三)背诵课文

四、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一)认识田字格 谈话激趣: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 的家在哪儿呢?

(课件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1.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 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展示课件)

2.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二)指导书写“一” 出示“一”。

(1)学习笔画:横:“一”。

(2)指导写好“一”。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一)合作探究,学写 “二”、“三”、“十”

1.教师分别板书横和竖,生仔细观察 应该怎样写。

2.全班交流: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竖从上往下写,要写直。生书空。

3.书空交流四个字的笔画、笔顺。 4.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提示:除了要注意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横要写平、竖要写直,更要特别注意“二”、“三”两个字的横的长短变化。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 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红星”。

(二)合作探究,学写“四”、“五”

1.教师分别板书横折、横折钩和竖弯,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教师示范书写。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

(三)合作探究,学写“六”、“八”

1.教师分别板书点、撇和捺,生仔细观察 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教师示范书写。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

(四)合作探究,学写“七”、“九”

1.教师分别板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

五、拓展阅读(课件展示)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七八九十来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里lǐ边biān 、山shān村cūn 、亭tíng台tái 座zuò位wèi 、树shù枝zhī 、花huā朵du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