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最深切的体会:一、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相通;二、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情境教学再现的是儿童生活典型的场景,是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在课堂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学生进入了作者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体验到课文语言的神韵及深刻的内涵,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倘若语文教学离开儿童生活,那就是割断了儿童学习语言的源泉。没有源泉的语言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它的光彩必将随之黯然失色;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

教学的实践,理论的学习,使我直觉地感悟到情境教学内涵丰富,应用有效,由此可走出一条路,一条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路,而且坚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也是一种理性的判断。

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初生牛犊",大胆创新。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我以为"自知之明"应该是全面认识自我:即知我"劣势",也知我"优势";知我"短处",亦知我"长处"。倘若只看到自己的劣处和短处,就会自卑,就会失却信心,失却勇气。只有自知长处才能不妄自菲薄;自知短处才能不妄自尊大,这是我从中国的成语中得到的启示。

具体地说,作为一个实际工作者,其弱点就是缺乏理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优势,那就是我熟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我知道怎么教就行,怎么教不行,这便是经验。我想我们的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寻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一边脚踏实地地做,一边坚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作到扬长补短。实践丰富了我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加强了我对实践的认识。理论好学运用难,运用理论抽象概括更难。我想这些更是我的短处。于是, 我不仅用理论来指导我自己的实践,还努力地从理论高度来概括自己的实践。我作为长江北岸一个不知名的小学教师,我的自学之路经历过艰辛与挫折,也得到过不少热心人的鼓励和支持。我曾经历那场史无前例的民族浩劫,饱受寒冷的摧残和折磨;是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春天,让我感受到春天般的明媚和温暖。我是一个懂得珍爱美好,珍惜幸福的人。我把教好小学语文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大事业,这样就觉得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在不断召唤我,于是,我不知疲倦地工作,如饥似渴地学习。所以在第一轮78-83年5年间,我根本没有假日和星期天,寒暑假是系统整理的好时机。所以一学期下来,我都能写几篇文章。到1981年,发表的文章竟然可以结成一个集子,题目就是《训练语言与发展能力》。第一轮结束后,我系统整理、构建了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86年写成了专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八九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同时发文,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八个科研项目之一。这两年,我为满足老师对情境教学操作的需求,我又从与青年教师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角度,进行阐述,比如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教童话,教诗歌,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教语文,教作文,包括怎样进行观察情境说话,情境作文,想象性作文等,从理论与实践体会的高度作了解答。这本书就是《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去年获教育部第二届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至今我已出了七本书,还编了一套《补充阅读》。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