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

教学设想:

《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篇经典散文,一千多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桃花源三个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文人更是对其颇有兴趣,王维因作《桃花行》,韩愈、苏轼探求桃花源的真实性,李白作《桃源》诗“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可怜渔歌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李群玉、杜牧为相约为常德桃花源题诗……而当代,“桃花源”成了各地旅游商家们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全国有三十多个“桃花源”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一篇《桃花源记》何以有如此大魅力?这两堂课就围绕此带领学生感受《桃花源记》的魅力之所在。《桃花源记》这篇散文的语言,一如陶渊明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冲淡而意味隽永。因此,感受《桃花源记》语言之似淡实浓,是领会其魅力的一方面——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桃花源记》所寄寓的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的愿望,也是当时劳苦百姓的共同愿望。古今中外的文人、哲人都对理想社会有所描述,其实这反映的是全人类的普遍心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引导学生由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构筑,感悟其中反映的人类的追求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的普遍愿望,从而感受《桃花源记》的另一层魅力——永恒的思想魅力。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深切体会《桃花源记》似癯实腴的语言特点;(2)、从文本中概括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的社会的特征,理解《桃花源记》中所表达的诗人及劳苦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由此推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桃花源记》中集中体现陶渊明语言特点的句子集中在“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因此紧抓这49个字,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1)揣摩文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2)引导学生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该段所描述的景象;(3)探究这段文字背后陶渊明构筑的理想社会。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学生切身感受陶作的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构筑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结合背景使学生最终走向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理解《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做为古文,要达成以上两个教学重点,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字句和文意,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基于《桃花源记》语言较浅显易懂,所执教班级学生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且进入初二已有一定文言知识积累和文言语感,字句的理解和文意的疏通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完成大部,做到粗通文意。课堂上老师只提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解决字句理解的疑难问题,将文意疏通贯穿于完成教学重点(1)中。课后则要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学生自主整理、识记重点字词和特殊字词、句式。

有了课前预习、课堂提重点和课后整理三个环节的互补,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达成。在此基础上,要达成上述两个教学重点,学生需了解课外知识,搜集课外资料:(1)、《桃花源诗》;(2)、古代描写百姓艰辛生活的诗句、成语;(3)、东晋末期社会背景;(4)、陶渊明作《桃花源记》的事件背景。着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提出,语文学习要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大量材料才能够触类旁通,因此学生在课外的资料收集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其意思,能结合课下注解准确口译全文。

2、能在揣摩、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处理朗读的感情基调、停顿与连贯、重音与轻读、延长与收音等。

3、深切体会并能说出陶渊明语言的风格。

4、能从文本中概括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的社会的特征,体会《桃花源记》所反映的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现实中对美好社会的渴望与追求,认识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普遍追求。

学习重点:

1、深切体会《桃花源记》似癯实腴的语言特点。

2、从文本中概括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的社会的特征,感受和理解《桃花源记》中所表达的诗人及劳苦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由此推及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

学习难点:

1、揣摩“土地平旷……怡然自乐”这一文段,想象和丰富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画卷,从中概括、提炼陶渊明构筑的平等、安宁、富足、没有阶级和压迫的理想社会。

2、从老子的“小国寡民”,《礼记》的“大同”社会,托马斯的“乌托邦”中,透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解,查阅工具书,口译全文。标记不能理解以及不能确定的字句。

2、仿照语文老师平时的板书,自己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设计板书,要求简洁、概括性强。

3、收集资料:(1)、《桃花源诗》;(2)、古代描写百姓艰辛生活的诗句、成语;(3)、东晋末期社会背景;(4)、陶渊明作《桃花源记》的事件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有没有同学到过叫“桃花源”的景点的?

生谈旅游经历。(若无,则略过)

师:这个国庆假期,老师就去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那里有一个叫世外桃源的地方。不过在全国有30 多个地方名叫“桃花源”!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比较有名的几个。(展示图片)真是“处处桃花源,渐欲迷人眼”!桃花源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却有一个共同的来源,那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那真正的桃源一探究竟。(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生观赏图片,产生兴趣。

二、检查预习

(一)、生齐读课文,师了解学情

师:老师安排大家预习了课文,检查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让我们跟随武陵渔人的脚步,一起进行神秘的桃花源之旅。朗诵,是一门艺术,而我们的朗读则是朗诵的基础。在准备朗读前,我们要端坐,直腰,昂首,挺胸,匀气息,好,《桃花源记》,陶渊明,起——

生齐读课文,进入情境。

(二)、师点评朗读,正字音,准节奏。

三、进入文本,理解“桃源景象”部分,学习朗读技巧,感受陶语言的似淡实浓

(一)、生初步朗读“桃源景象”

1、找出描写“桃源景象”部分

师:读得字正腔圆仅仅是朗诵的基础阶段,要真正将一篇经典古散文读出专属它的味道来,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意思。刚才我们跟着武陵渔人在桃花源里走了一遭,到底桃花源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象的部分。

生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自由朗读与示范朗读结合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语调、停顿和重音。

生自由朗读。

生示范朗读。师点评。

(二)、师指导朗读

1、师指导朗读“土地平旷……桑竹之属”

朗读指导:(1)、把握感情基调;(2)、深入文字,把握意义,根据字句的意思来处理发音的延长或缩短,重读与轻读,停顿与连贯,感情的起伏。

师生共同明确:

(1)、“平旷”,平坦开旷。在单音节字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变双音节词的翻译方法——增。 “平”有平坦、平整之意,因此读的时候“平”字发音要延长,有平顺之感。旷,宽广、开阔之意。 “旷”,我们读的时候就要张开嘴巴,尽量将声音发出去,仿佛声音走向了宽广的空间里。

(2)、“俨然”,整齐的样子。“俨然”朗读时不可拖泥带水,要读得干净利落,节奏分明,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明确节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感情色彩上“良”“美”都是褒义词,该重音读,同时感情上应有喜悦之感。

2、生自主、合作揣摩朗读“阡陌交通……怡然自乐”

生自主揣摩朗读,后四人小组合作比较。

生示范朗读,并说明处理朗读的根据。

师生共同明确:

(1)、“交通”,古今异义词,文中意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因此,“通”字发音要延长,有通顺之感。

(2)、“鸡犬相闻”是指村落间互相听到鸡和狗的叫声,可见桃花源里是安静祥和的。“鸡犬相闻”要读得轻缓飘渺,特别是“闻”字发音要轻且延长,仿佛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穿透,远远地听到别户的鸡犬之声。而不可读得整齐有力, 显得嘈杂而喧闹。

(3)、“黄发”,指老人,据说古代老人年寿愈高,头发会由白变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象征。

(4)、“垂髫”指小孩,古代儿童成年前一般不扎头发,最多就是在头顶扎两个小髻,其它头发全部垂下来,就叫垂髫。

(5)、“并”,都的意思。

(6)、“怡然”,喜悦的样子,““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因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句要读出那种高兴满足之感。这种怡然自乐之态不是喜形于色,而是一种淡然的喜悦在心间,表情上要安适自在。

生齐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提高朗读。师点评。

师小结:文字是平面的,可是我们的朗读却是立体的。朗诵不是一味的抑扬顿挫,激情昂扬,而是富于感情和节奏的变化。我们要在深入揣摩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流字脉的感情变化,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到文章的真意,读出文章的情味来。当我们深入文字,细细揣摩,文意和声音结合,桃花源的美景也就在我们的朗读中汩汩流淌出来,仿佛我们已然置身那美丽的田园之中,耳畔也恍然响起那老人和小孩的笑声。而细数这段文字,陶渊明先生仅用49个字就为我们构筑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足见文字的张力。用字何其之少,而意蕴何其丰富!

3、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的作业之一就是要挖掘这49字后面的意蕴,绘出美丽的桃源景象。假如你去湖南常德桃花源旅游,当你进入桃花源,看到这里的美景,心旷神怡,你的好朋友恰好发信息询问桃花源内的情形,你将怎样回复他\她? (紧密结合本文内容,展开想象。)

四、疏通“访桃源人”部分,感受桃源人形象

(一)、学生合作学习,梳理第三自然段

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字句,然后在班上提出不能理解的字句,合作解决。

师生共同明确重点字词:

(1)、具答之:具,详尽地。

(2)、咸: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一一详尽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

(4)、不足:不值得。

(5)、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妻子。

(二)、依图配文

师:《桃花源记》是一篇经典散文,背诵是其基本要求,我们现在借助一下图片来加强记忆。请同学们为这几幅图画配上相应的课文内容。

展示图片,生诵读相应课文内容。

(三)、分析桃源人形象

师:渔人在桃花源里“停数日”,桃源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由回答:热情、好客、好奇、淳朴……

师小结:桃源景美,而桃源人更美,美在他们的热情好客,美在他们的淳朴真诚,美在他们的毫无防人之心,美在心灵。

五、巧妙置问,寻求怎样进入桃花源,回至文本开头

师:这样景美人心美的桃源,渔人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回到课本第一自然段,寻求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线;齐读开头至“豁然开朗”。

师:假设你是一名导游,带领你的旅游团乘大巴前往湖南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假设这里的情形与书中描述一致),请你向游客们介绍怎样进入桃花源?(要求:紧密结合文中内容。)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之二,到底怎样进入桃花源,我们下堂课再听听导游怎样说。

第二课时

一、扮演导游,寻桃源路线

师:一千多年前,武陵渔人遇见了桃花源,为那里的美景而陶醉,访了桃源人,为他们的淳朴、热情所打动。这么美的桃花源到底怎样才能到达呢?我们请我们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

生表演导游,介绍如何进入桃花源。

师生共同明确:

(1)缘:沿着。

(2)鲜美:鲜艳美丽。

(3)异:对……感到惊异。

(4)穷:走到尽头。

(5)舍:丢下。

(6)才通人:仅仅,刚好。

(7)仿佛:隐隐约约。

二、跳出文本,思考为何得而复失?

师:渔人“忽逢桃花林”,又通过仅容一人的小山洞才得以见到桃花源,可见觅得桃源并不容易,而桃源里景色优美,桃源人热情好客,如此美好而难得的地方,渔人却选择了离开。那么渔人离开后再寻结果如何?

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交流意见——自由作答。

(师引导:这是谁的安排?这样安排在暗示什么?)

师生共同明确:其实,“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寻病终”,都是作者陶渊明的设计,而作者这样设计显然是有用意的,旨在告诉人们像桃花源这样的美好的地方只是一个幻想的社会,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三、深入文本,探究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完成对陶作语言特点的体悟

(一)、深入文本,探究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1、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随时加入讨论,点拨引导。

2、生自由作答,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明确:

“屋舍俨然”意味着什么?——平等。

“良田”“美池”“桑竹”意味着什么?——生活富足。

“鸡犬相闻”——小国寡民、安宁

“往来种作”——“壮有所用”

祥和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师小结:这里陶渊明构筑了一个平等、富足、安宁、祥和的小社会。看似随意的描写中,原来暗藏玄机,独具匠心,不足50字,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幅田园美景,更是构筑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3、生有感情地朗读该段,感悟陶渊明作《桃花源记》的感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二)、完成对陶渊明语言似淡实浓特点的体悟——49字不仅构筑了美景,更揭示了他的社会理想

1、明确陶渊明语言特点

师:这一段文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看似平淡无奇,却传达出深厚的意蕴。 由此,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观一文而知其文风,也就是他的行文风格,应该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冲淡平和却意蕴丰富,恬淡自然却醇厚隽永。一如中国画的白描,淡而意蕴丰富。

2、朗读陶渊明名句名诗,加强对陶渊明语言特点的体会

师:除了《桃花源记》,你还知道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吗?

生自由背诵。

(PPT展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

生齐读PPT展示诗句。

师小结:宋代大词人,被法国《世界报》誉为全球十二位“千年英雄”之一的苏轼,十分推崇陶渊明,他曾这样评价陶诗:“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看似质朴而实则绮丽,表面清瘦其实丰满。这是陶诗的特点,同时也是陶渊明散文的特点。区区49字,饱含的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生所寻求的社会理想。

四、结合“时”“事”背景,探究陶渊明为何作《桃花源记》

(一)、“时”——还原东晋末期社会大背景

1、回忆历史知识

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于事而作”,文学创作植根于社会现实。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还写了一首诗。(展示桃花源诗,生齐读。)那么当时有着怎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又是发生的一件怎样的事使得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并诗》?我想现在我们不得不掀开时空的面纱,去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去探个究竟。首先,我们要知道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期,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同学们调动大脑中的历史知识,回忆下,东晋末年,社会的情况。

生自由回答。

师生共同明确:门阀制度森严,士族专权,内战不断,政权更迭频繁,赋税兵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2、由文本折射现实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既然桃花源是理想社会,桃源人认为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们就能够想象当时外面的世界,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了。

生依据桃花源的景象,想象桃源外的世界。

3、积累描写百姓穷苦生活的诗句、成语,想象东晋社会人民生活

生回忆、积累描写百姓穷苦生活的成语、诗句。

师小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赋税徭役太繁重,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农民辛苦到头还是要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地主豪族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路边却是冻死的百姓。“屋舍俨然,屋舍俨然”,我们只能在桃花源里奢望平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满脸炭灰头发斑白的卖炭翁,穿着单薄破烂的衣服,却担心他拉的那一车炭价格低贱,因此希望天气更冷些吧,雪下得更大些吧,我好卖完这车炭生活啊!不论这些诗句出于哪个朝代,它们都是整个封建时代百姓生活真实写照。

(二)、“事”——揭示直接激发陶作《桃花源记》的事件背景

(ppt背景展示:418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419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刘裕手下如狼似虎,政治更加黑暗,苍生遭难。)

师:渊明愤怒,他写《述酒》一诗隐射。陶渊明自己也陷入了贫困,甚至挨饿了,要乞讨了。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而在当时,能提出这样一个社会构想,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五、陶渊明其人其事

师:陶渊明,到底何许人也?为何大文豪苏轼如此崇拜他?除了《桃花源记》,他还有什么作品传世?我们现在就一起走进陶渊明。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陶渊明。

生自由畅谈。

师生共同明确: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今江西省九江市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但是东晋门阀制度森林,陶渊明这样的寒门士子不可能施展抱负。陶渊明曾几度出仕,而又辞官回家。最后一次他仅在任上80天,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毅然辞官返乡,从此躬耕南亩,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

六、拓展延伸,体悟人类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师:这两堂课,我们学了《桃花源记》,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认识了一群淳朴热情的桃源人,了解了陶渊明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感受了一个诗人对于和谐、安宁、平等、富足的社会的强烈渴望。这又何尝只是陶渊明一个人的理想,这也是当时所有百姓的理想,同样也是所有封建压迫统治下人民共同的愿望。其实不只陶渊明在文学作品中构筑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人用笔墨构筑了心中的理想世界。

(ppt展示:

1、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

2、儒家构想的“大同”社会

3、托马斯笔下的乌托邦

师引导: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点共同的东西?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人们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也有我们心中的美好世界。只是思想的巨人们,他们是在为普天下的人构筑心中的乐园。《桃花源记》里荡漾不止的是每一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桃花源是我们心中永恒追求的“乌托邦”。

七、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陶渊明作品及研究,向课外自主学习延伸

师:话说文如其人,陶渊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今天只略知皮毛。他是否也如他的文章,冲淡平和而有着无穷魅力呢?这个又名陶潜,自号五柳先生,写过《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诸多名篇,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做为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士人所推崇的对象,做为大文豪苏轼的偶像,我想同学们一定也对颇有兴趣。不妨找来他的传记看一看,在此介绍李长之、杜景华先生的《陶渊明传》,特别推荐四川大学教授刘小川先生的《品中国文人》,其中有对陶渊明的精彩介绍。我们的课就此结束,再见!

八、课后作业

一、基础训练

(一)字词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

A。悉以咨之 悉如外人 B。寻向所志 寻病终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乃不知有汉 有容乃大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咸来问讯 老少咸宜 D。杂然相许 中无杂树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

A。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B。既出 既加冠

C。诣太守 苦心孤诣 D。遂迷 后遂无问津者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无论魏晋( ) (4)来此绝境( )

(5)既出,得其船( )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7)不足为外人道也( ) (8)具答之( )

(二)名句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 , 。”

2、《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3. 本文中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的句子是 , 。

(三)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三)文章理解

1.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 、 、再寻桃源的顺序来写。

2.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4.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是为什么?

二、模拟测试

(一)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出下面语句中括号部分省略的内容。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2分)

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二)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俗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 (2分)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一、基础训练

(一)字词训练:1.B C 2.B C 3.A C 4.(1)交错相通(2)同“邀”邀请(3)更不必说

(4)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5) 其:他的、自己的(代渔人) (6)花 (7)说 (8)详细

(二)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不复的路,无人问津

(三)句子翻译:(见译文)(四)文章理解: 1.进入桃源、离开桃源。2.示例:美好、神秘;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示例: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4。怕外人破坏桃花源中人和平宁静的生活。

二、模拟检测

(一)1.(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之类。 2.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 3.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和“叹惋”的内容是什么,文中没有具体交代,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像到“具言”“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的状况。

(二)1.(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