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一学期又在忙忙碌碌中即将过去,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全体教师能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扎扎实实、井井有条地做好每一天、每一项工作,认真执行园内的一系列要求。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乐章:管理工作

教研组是幼儿园的工作实体之一,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在幼儿园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管理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本组的管理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一、制度执行,以人为本

要进行科学化的规范管理,首先是制度的健全。在幼儿园的整个教研制度体系中,规范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岗位职责和规范条例。如教研活动制度、带教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组长考核制度等,教研组长的职责、带教教师的职责,教师班级管理职责等。这些制度的确立,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组教师能够遵守制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对于达成共识的制度能共同遵守,确保了教研组的正常运作。因此教研组制度的健全保证了教研活动如期进行,同时,也促进了教研组的科学管理。

二、绿色管理,团队为先

我们都知道绿色是生命之色,寓意着生命的昂扬向上和蓬勃生机,绿色管理即是具有生命力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我组教师年龄结构、个性特点呈现互补,包括了经验型教师和专长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年轻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我组教师各有特色,使整个团队的研究领域趋于完整。在最初的磨合适应期之后,各项活动中,组长能做到引导团队人人参与,彼此平等,共握话语权,组员也能各抒己见,凡是以团队利益为先,促进组室的共同进步。

三、专业合作,“和而不同”

生活中,我们力求以和为贵。但是工作中,孔子曰:“和而不同。”这对于教师专业合作中的对话是很重要的。教师之间在个人实践知识方面存在“差异”,有“不同”,才会有合作的必要。我组教师各有专长,新教师能从老教师处获得教育教学、为人处世的经验;老师教师亦能从新教师处感受新鲜观点和活泼朝气,互补互学。组长能根据团队特点,引导教师在合作交流中首先做到“和”。这里的“和”并不是在观点上求同,而是在交流过程中善于相互尊重个性差异,在尊重的基础上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同时也挖掘着“不同”,因为从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那里学到的东西往往会比从意见一致的人那里学到的更多,拓宽思路和视野。教师的实践智慧正是在众多的“不同”中生成并丰富起来。

四、组室文化,先行后思

和以往的组室文化建设不同,我并没有在开学之初运用任何一个词语圈定组室文化的内容。对于刚组合的团队,成员与成员之间磨合刚刚开始,各项事宜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共同穿越的困难和艰险还有很多,并不想组室文化流于表面。

在逐渐适应了大班的工作节奏,我组的组室氛围日趋轻松向上,表现于:

1、 研讨氛围,轻松愉悦。

我们有一个自由、开放、平等、友善、充满关爱与期待的研讨氛围,能够唤醒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的热情,支持她们在教学上取得进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教学能力。有了良好的研讨氛围,我们就充满自信、沉着冷静地面对每一次研讨活动,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成功率。

2、 实践研讨,互帮互助。

每次的教研实践前,我组教师能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在正式与非正式的教研活动中相互提供经验、观点和意见,完善方案,教学相长。

第二乐章:日常保教工作

一、优化一日活动,调整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根据季节的转变,我园灵活机动地优化一日活动的安排,学期过半后从时间的安排到各专用活动室的安排上,以及幼儿点心的用餐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真正让一日活动更加合理、科学。作为执行者,我组教师能根据安排做好相应调整,引导幼儿更快适应自主点心,共同克服时间改变后的不适应,做好相关调整。如:增加运动后穿脱衣服的纸箱、环境中增添自主点心的要求暗示等

在教学上,我们从学期计划到制定和日计划、周计划的安排上紧靠目标,用目标做为我们教学的指南,充分利用主题用书,让教学更加规范和准确,又从教学对应到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以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施行更有了方向。

二、集体备课,有效提高教师活动方案设计能力。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体备课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内容挖掘了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并进行了集体备课,如《6元钱买菜》的活动中我们进行方案的重组,从目标的制定到环节的架构以及关键性问题的提问一一细化。还利用非正式教研活动继续商讨完善。

在《老鼠娶新娘》方案的设计中,活动中由执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后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细节,逐步完善方案,最后付诸于实践。大家都能勇于承担组内的教研实践活动,我们是最早开始实践活动的教研组,活动内容的来源学习活动,与主题的匹配性高。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把这些活动方案进行优化。增加自己的理解与执教者的特色,这样更具有实效性。每位教师看了活动后都能认真地写好评课表,既能看到其他教师的成功之处,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又忠肯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研气氛浓厚,为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献计献策。

三、立足实际,关注环境的创设

1、三楼大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我组教师能互相配合,有效分工,呈流水线工作方式,将三楼环境重新布置。做到美观、大气、整洁、耐用。同时结合园内亲子创意活动:“碟片变变变”,挑选优质作品进行归类呈现,布置了三楼隔板区域,为整体环境增添童趣。

2、 班级大环境的创设

我组教师风格迥异,对班级的大环境创设也各有不同。学期初,根据本学期开展的第一个主题,确立了各班环境的主色调以及班级风格。以中国风为环境主题后,四个班级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出了不同的中国蓝,体现了教师的创意和素养。

3、 个别化操作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老师的角色是一个室内设计规划师,每学期都要对教室进行一次环境布置,给孩子们新的视觉享受。本学期,每班增加了8名幼儿。依据人数的增加以及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和教室空间的构造不同,我组教师能、合理的分割区域,形成独立自由探索的小空间。每个空间又增加了细节上的暗示,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个别化操作活动。

4、混班区域运动的环境创设

“户外混班区域运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的一种补充,使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本学期,对于混班区域活动中的就游戏化的区域设置、层次性的材料投放、趣味性的组织引导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与丰富,设立了富有童趣的“迷你欢乐谷”、“球趣世界”、“小小神投手”、“勇敢者之路”、“田径小赛场”等区域,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幼小衔接,群策群力

本学期,我组日常研究重点是幼小衔接,下面我将以每月研究的内容来进行小结:

九月份:我们对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幼小衔接”工作计划进行了商讨,并对其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十月份:我们主要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分析本班当前孩子的现状,对其中一些优势之处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一些好方法与好经验。如我们一起探讨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策有可以是制定一定的班级规则让幼儿遵守,也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多放故事等安静活动的进行。这些经验给了平行班之间良好的学习和借鉴,也起到了交流的作用。

十一月份:是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经验的分享。根据每班实际情况,各自交流班中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集聚智慧,共同出谋划策,分享各自带班中的好经验。并归纳出适宜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习惯。

十二月份:结合本月的考核内容墙面环境的创设,我们各班各自介绍了本主题中环境是如何体现主题与季节特征的,发展了幼儿的哪些价值,又是如何与孩子产生互动的。在环境创设中我们的大1班是领头羊,总是比别的班级想的早做的早,而且对主题价值的挖掘比较深入,与孩子的互动比较全面。他们的亮点是做一个主题中最亮的点,放大,这样做比较深入,孩子得到的发展也比较大。其他班级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风格迥异,都有各自的亮点。

一月份:本月我们主要对家长工作做了交流与小结。幼小衔接的基础是家园互动,家长工作也是我们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与家长交流的方法,家园互动的形式上我们都要做一个分享,同时也对下阶段工作做一个展望。由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特色,所以每个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了其他班级很多的想法,每个班级的家园之窗也是各有千秋,尤其突出的是大三班的家园之窗——我最闪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下学期除了保持优势,也要对家园互动的工作继续更加全面细致的开展,把我们的孩子开心、放心地交入小学。

五、不断学习,促进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我组老师除自己钻研业务外,还注重相互学习,相互听课。通过教研实践活动的听课、评课,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在教学研究上与教师进行具体磋商和指导,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我们教研组内的老师虽说都是老教师经验很足。但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落伍。为了使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有所提高,我们教研组加强了学习和实践。比如学习一些幼教杂志上的文章,组内的交流课等,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讨论各自的优缺点,使大家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提高。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教师间的互动,使得个人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第三乐章:后续思考

在教研组的管理中,教研组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研组长,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业务上都要体现先进性,具体说就是学在前,思在前,行在前。从理论上、知识上不断地充实自己。思在前就是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后,要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如何把新的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行为。行在前就是积极参与活动,为教师提供榜样。因此我围绕以上3个方面做如下的后续思考:

一、管理工作

优势:

1、组室教师各有特长,经验丰富。

2、组员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

不足:

1、新手教研组长经验不足,在调控整个教研活动节奏方面,有的时候板块的时间配比不均衡;

2、教研活动中虽然重视内容,但资料的积累比较匮乏。

3、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

对策:

1、时间配比上可以在每次的预告中把时间写在一旁;

2、日常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对其非正式教研的资料做一定的积累;

3、管理与指导的力度需要增大,要敢说敢做,管理风格还需要更加大胆,教研组长要把自己所思考的问题、看法与教师进行交流,用自己较为正确的思想去影响教师,以达到教育的共识。

二、日常保教工作

优势:

1、能够发挥专长,制定进度积极有效;

2、日常中的非正式教研实效性也很高。

不足:

1、周日计划中的反馈质量参差不齐,活动方案亟待优化;

2、日常检查的周期性过长,不利于反思跟进。

对策 :

1、对于反馈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沟通与优化,活动方案需提醒大家共同完善和修改,不是照搬。

2、对于日常资料还需要缩短检查日期,或者对上次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增加反思跟进有效性。

在教研组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教研组成员都在不断进步成熟。在新的一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