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迁移,亦称助长性迁移,是学习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掌握一种知识、技能有助于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和运用正迁移更好地完成新课标赋予我们的任务?

一、正迁移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实施正迁移教学,教师首先要弄清楚正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其一是找准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共同因素,即相同点或相似点,以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二要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即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接受能力;其三,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现状。

二、正迁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组织教材。

教学序列最优化是教学的基本条件。要求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既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纵向排列,又要注意各项教材的横向排列;既要考虑教材的难度序列,要考虑教材之间的关系序列。使前列教材成为后列教材的必要基础与准备,让后列教材顺势为前列教材的趋向与发展,达到环环相扣,步步衔接的目的。如水平一跳跃单元教材教学可作如下排列:“模仿小动物跳跃(培养运动参与意识、体验感知阶段)→单、双脚跳跃(从模仿到抽象、概括跳跃雏形阶段)→双脚跳上跳下、立定跳远(初步认识跳跃教材功能,发展身体技能阶段)→有助跑的跳远(实践运用阶段),强调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和在规定范围内踏跳,为后期田径技能教学作铺垫”。这样安排,师生更能明晰教材之间的脉络,继而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泾渭分明,发挥有利影响,避免相互干扰。

(二)实施正迁移教学的方法。

⒈ “同类迁移法”。它是指运用同类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如动作姿势、用力方法、运动轨迹的共同点实施正迁移教学的方法。如耐久跑教学,可在学生已掌握的快速跑技能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中,根据两者在起跑、疾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四个相同环节的任务相互比较异同。在此前提下,重点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并明确耐久跑的步幅、步频、呼吸方法和弯道技术要求,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对跑的知识结构也得以系统化。

⒉“异类迁移法”就是运用不同类教材之间的某些相通成分经过教师的点拨、借鉴和归化,来有效学习新教材的方法。如体操项目的跪跳起教学:从学生已经掌握的跳跃教材——立定跳远实施异类迁移教学,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从跪立如何跳成蹲立?”让学生充分自主尝试后,再巧妙点拨,能不能借立定跳远“三动法”的“预摆、蹬地展体、前伸小腿落地” 为“预摆、摆臂压腿、摆臂展体跳成蹲立?”学生如梦初醒,兴致盎然,个个跃跃欲试,似乎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三、实施正迁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毋庸置疑,运用正迁移实施教学的确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应注意几点:一是忌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生搬硬套,“为迁移而迁移”;二要防止一味强调动作技能的迁移而忽视和淡化诸如课堂教学常规、教学组织等方面的作用;第三,对于在迁移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新想法、好方法不可一概否决,应在鼓励与众不同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使之在原有基础上知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