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门学科自学努力的基础。那么,初一学生是否具备自学的可能性呢?从心理发展看,儿童在11至12 岁以后,逐渐从具体事物的思维向形式思维发展。进入中学时,已具备了自发地推导某种法则的分析能力能成功地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同时,他开始有了怀疑,开始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分析世界,表现出一种要自己去认识事物的强烈欲望,并竭力地要显示出自己的存在。尤其是受到时代的民主风尚熏陶的今天。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为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自己重要,知道你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的相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见解;并且不轻率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意见,这会使学生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其次,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妨把说话的权利让一些给学生,把黑板也让一块给学生,甚至讲台也可以有计划地让给学生。实践证明,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己读书,自己讲课,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辩。

当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以方法的培养为基础。只有把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 “自主命题”的学习方法非常感性趣。所谓“自主命题”,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一篇课文自由地设定问题、解答问题并向老师和同学提出创新问题的一种自学方法。它可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注音、解词、造句、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拓展延伸、板书设计。注音、解词、造句涉及识字写字与运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拓展延伸涉及质疑、口语训练和思维创新;板书设计涉及整体感悟、归纳概括、写作结构等。通过这几个方面就可以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思考;他们的命题丰富多彩,对问题的理解有深有浅,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盲点就在于以量的积累来代替质的飞跃。认为只有足够的量,才能有高强的能力,结果把学生引向了死胡同,以机械的ABCD充斥着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结果学生越学越呆板,越学越盲目。教师辛苦,学生疲劳,成绩不明显。这样,最终扼杀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