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程创生取向理论

美国课程学者德尔.彼林和扎姆沃特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2.生态学课程理论。

生态学课程理论认为课程问题应置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来考察,对课程的考察应持整体的观点而非分析的观点,应承认主观经验的价值而不能仅仅运用技术化的“客观方法”,它所体现的是整体化的,注重个体经验的生态世界观。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主动积极地获得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在国外,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强调以符合人性的方式鼓励儿童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发生有意义的交互作用,主张让儿童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得建构知识,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给予儿童充分自由探索,尽兴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在国内,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提出,建设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教师的素养,关注社区、幼儿园、班级的课程资源,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特定的活动情境和适宜的策略,关注各方面的合作与配合。这些观点都为我们的课题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其如何落实到操作层面,所涉及的内容很少,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课题研究目标

1.建构适合不同班级幼儿发展的课程,形成环境育人班本课程模式。

2.通过课程实施,建立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幼儿个性主动和谐发展。

3.提升教师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课程实施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环境育人班本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主要研究与环境相整合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内容选择的依据和策略。

2.环境育人班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在实践层面上班本课程与环境相整合的方法体系。

3.环境育人班本课程实施管理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对分层指导策略的研究和评价策略的研究。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