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这节课后,很有感触,遂简单记下。

因为有了前面《九溪十八涧》的基础,所以这节课在备课时没有详细的备出来,而是按照和《九溪十八涧》的相同的环节推进的,在推进的过程中边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边进行了一些更改。

一、“一”字的读音

在《九溪十八涧》的教学中,我是在学生初步读书、识字、感受诗歌意境的优美、感情朗读之后才引导学生发现诗歌语言文字的特点的,在《“一”字诗》开始之前我就考虑,这节课是否也需要把这个环节在后面这样安排?究竟在学习之前的安排和学习之后的安排效果有什么不同?当时没有详细的追究。

课堂上,学生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把诗歌中众多的“一”读音弄混杂了,乱了,错了。顺着学生课堂的情况,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读诗歌的时候必须指读,以达到读正确的目的;在指名学生读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语言文字的特点,里面有很多的“一”,所以叫“一字诗”。然后,领着学生逐个把二声的“一个、一钓钩”和四声的“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做分类重点读,以示区别。在这个环节我考虑,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呢?我是一是因为“一”是一个很简单的字,学生读书时没有象不认识的字一样作为重点关注;二是因为“一”的变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点。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教学之心得,广交天下朋友!让我们相会在这块土壤上,为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畅谈我们的思想吧

解决当时课堂上的问题,课下我在考虑,有没有必要把“一”变调的问题继续指导下去,变换“一”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详细加以指导,使学生能灵活正确的掌握。但是考虑到我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我没有这样操作,但这个疑问是留下了。

“同样是诗歌,都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语言文字的特点,究竟是放在开始学习之前还是放在学习之后更为有效?”我想这个环节的操作是没有一套生硬的规定的,要具体情况具体来分析。《九溪十八涧》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诗歌中的字词的读音,能够通过其中的字词来顺利的学习诗歌,那么,把这个环节放在最后是可以的,倘若放在课前,自己觉得有一些唐突;《“一”字诗》中的处理,一是依据课堂上学生出错的情况顺势而导的;二是涉及到读音的问题,因为读书、识字都是先从音起的,读音错了,可能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诗歌,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所以,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特点,顺便指导“一”的变调就很有必要了。在这个环节,正好体现了“教无定法”。

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一”在诗歌中出现了三种读音,按照正常的规律,一在四声之前应该读作二声,那么,为什么在诗歌的标题中是一声呢?我想,一声是这个字的本音,在诗歌中的标题中读这个字的本音,是否有庄重的意思的呢。

二、字词教学。

认读生字,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指导。如,1、观察“俯、仰”,积累单人旁的字;2、指导区别“钩——钓”,3、积累三点水的字。4、区别“渔——鱼”

我引导学生为“桨、渔、舟、翁、钓、钩、俯、仰”组词。

课下我在想我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呢?诗歌中的文字与别的体裁的文章比起来,文字更加精炼,似乎字与字之间缺少联系,理解起来是难点。“由字成词,”—— 船桨、打渔、小舟、老翁、钓鱼、鱼钩、俯身、仰身,再回看我和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那一句一句的话,终于找到了为生字组词的理由:为后面诗歌的学生做铺垫,学生用生字组成的词语都是后面学习诗歌必须的,必要的,也符合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的规律。

三、画画的作用

画画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作用?毫无疑问,是通过画面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了学生必要的内容。那么,在什么时机画画才是有效的?

以前的课堂,我是通过画画引导学生读书,如在《尖尖的草帽》的课堂中,我直接通过画画呈现出了“它的翅膀亮的像镀上了一层金子”。今天或最近的课堂,我是先引导学生读书,自己发现,然后在必要的环节当文字中的描述学生不能想象或感受起来有困难的时候才画画。

《一字诗》的课下,我在思考我为什么画画,我的画画是在恰当的时机吗?文中出现的单个的事物,学生都见过,但是将文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就是诗歌所描述的意境却是学生没有见过的,感受过的,我的画画呈现的是诗歌的整体;另外,这个画面的出现,也为后面“为什么笑”做了铺垫,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的优美,寻找“笑”的理由之一。

那么,时机呢?在教学中,我最担心的是我“越俎代庖”——用画画代替学生读书。所以课堂中我的画是在学生读出内容、读有感受后才出现的,自己觉得应该是符合时机的。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教学之心得,广交天下朋友!让我们相会在这块土壤上,为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畅谈我们的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