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儿讲故事时声音要宏亮,吐字清晰,不能含混不清。

在《小小故事大王》才开始时,许多孩子是不愿意的、被动来讲故事。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孩子会紧张,讲故事的声音非常小声,语速过快,吐字不清晰,听故事的幼儿听不清楚讲故事的幼儿在说什么,大家就开始各做各的,整个教室里闹喳喳。讲故事的小朋友也觉得自己的故事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还会向老师投来“求救” 的眼神。可这个时候我们班的老师都没有及时的制止,而是在等孩子讲完故事以后,请他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不听小朋友讲故事。幼儿这个时候都会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没有听见讲的什么故事,就没有兴趣了。”有的会说:“声音太小我们根本就听不见。”有的会说:“讲的太快,都没有能好好听,故事就讲完了。”在幼儿们自己发现了问题所在后,老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自己总结到:1、自己在发言时的声音要宏亮;2、发言时吐字清晰,不能含糊不清;3、讲话语速要慢。幼儿根据自己发现和总结到的,慢慢的讲故事的小朋友胆大了,声音洪亮了,语速放慢了,吐字清楚了。有些能力较强的小朋友还能改变语速时快时慢,增加一些动作,幼儿被同伴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也不会在别人讲故事和发言时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说话了。

四、创设星星榜,多给予幼儿鼓励

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创设星星榜,对幼儿提出要求,能主动来讲故事的幼儿老师会为他发一枚贴纸,对于“小听众们”,如果你是一位文明的小听众,能认真倾听同伴讲故事的幼儿,老师也会发一枚贴纸。同时,在倾听完同伴的故事后,能复述出故事的幼儿,老师会奖励两枚贴纸。每个周末,我们会根据每位幼儿所得的贴纸评选出“故事大王”、“文明小听众”等,以此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当然有奖也有罚,对于“不文明的听众”老师就会将他的贴纸撕下,奖励给其他的“文明小听众”。通过几个月的坚持,孩子们现在都争着来讲故事,同时我们的小听众们也都从开始的闹哄哄变的安安静静的,许多幼儿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新的故事,也把老师提出的这些要求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在家督促着他们做一名“文明的小听众”。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现在在家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随意的打断别人的谈话,能够比较好的倾听他人的讲话。

五、结合幼儿喜爱,激发倾听兴趣。

好的故事特别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活幼儿的思维。在故事的选材上,教师不会干涉幼儿,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将你喜欢的故事带给我们,孩子们自己选择的故事情景生动、剧情简单,一下就能抓住其他幼儿的兴趣点,让同伴们很乐意倾听他讲故事。例如牛牛的故事《我也要搭车》,故事中有优美的景色,结合自己生活中乘车的经验,使幼儿们能更深层的理解每句话的含义,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给幼儿预留足够想象、思考、与情感交融的时间,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情感和思维。这样的故事选择得到了幼儿们的喜爱,有兴趣带领幼儿走进聆听之门,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情感。

六、营造快乐氛围,创设倾听环境。

幼儿的倾听与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过于书面化的语言使幼儿难以接受,增加了倾听上的难度。建立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场景,促进幼儿对故事的自动融入,引发对语言的联想,加深幼儿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我们会进行《猜猜我是谁》、《我说你做》的游戏去吸引幼儿注意力。例如《猜猜我是谁》,选择一些小动物、交通工具等幼儿们熟悉的声音,请幼儿们来听,然后请他们把自己听见的声音用语言或者动作表达出来。《我说你做》的游戏,幼儿根据老师说出的词语做动作,或者是老师或一位幼儿讲出一句短句,请许多孩子来复述这句话,看谁能把这句话复述的最完整。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倾听习惯得到了发展,他们的倾听能力有了提高,从最开始的闹喳喳,变成了现在的安安静静。

七、言传身教,培养倾听习惯。

幼儿年龄小,缺乏自觉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插话,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而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此时成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平时提问孩子时,我们应保持安静、耐心地倾听幼儿的回答,从不中途打断。幼儿在打“小报告”时,也要认真倾听,耐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在家的时候也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示范。家园一起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行为,逐步养成幼儿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善于倾听,才能理解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方式,只有理解才能与别人交流和沟通。幼儿能在有意识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语音、语调和语义内容的理解水平。我班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在现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幼儿日常的各个环节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培养,我们还将坚持。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