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作为品德教学的新形态,凸现创造、生成,张扬个性、人性,是一个实施体验和生活价值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体验一方面积累了生活的经验,获得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对话生成了资源。它真实体现对生活现象以及道德认知的碰撞,体现了知识重构的过程,它的教育价值和信度更见深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积极创设对话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引领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不仅对充满灵性和发展的学生生命的尊重,而且是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

一、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文本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一种信息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经验发现与文本对话的热点和焦点,找准和把握切入点,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让学生选择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哪些是存在问题较多的,哪些是需要重点指导的,通过对文本的对话与解读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二下)一课,在教学中,就不应简单地上成书上的儿童是怎么做的,我要向他们学什么。而要通过书中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察她养的金鱼,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讲出“我”养兔、养蚕时是怎么样……由此唤发出“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正是教材上所画不出来的儿童的真切感受吗?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了体现,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

二、找准情感点引领学生与体验对话

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激发,可以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共鸣,产生与文本内容对话的需要和动机。让学生走进教材,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某一个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体验、感受。如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三下)一课,我设计了“假如我是他”的活动,教科书书中呈现了两个在同学交往中常会出现冲突的事例。旨在引导学生研讨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冲突,以及应该怎样多角度地、特别是从对方的角度体察他人的心情、感受,尊重他人的选择和人格。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找准激情点,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一个座位较后的学生走近黑板的时候,不小心把同学的文具盒碰在地上,里面的文具用品全都散落开来,于是二个人发生争执,一个说是没长眼,一个说是干嘛不放好。然后我让同学们分成二组进行讨论,分析同学发生冲突的原因,接着又交换角色,进行交互体验,说说这时的心情,比较两人一前一后不同角色的体验,引导同学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应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