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出去旅游过吗?都到过哪些地方?你们都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为什么?

生:……

师:刚才有同学说去过西安,那你们知道兰州离我们这里有多远吗?老师这里有几个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1)课件展示:如果从嘉峪关乘汽车到西安,汽车每小时约行80千米,要行近18小时,请大家算一算,嘉峪关到西安乘汽车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

(2)课件展示:嘉峪关乘火车到兰州大约有1400千米,火车每小时约行120千米, 行12小时能到达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式:120×12 12×120 (教师板书)

师:大家估一估,120×12约等于多少?

指名让学生汇报,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估算一:把120看作100,把12看作10,100×10=1000

估算二:把12看作10,120×10=1200

估算三:把120看作100 ,100×12=1200

师:通过估算我们知道火车行12小时是能够到达的,那是否真的能够到达,需要我们通过计算来解决,是吗?那你会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道题吗,自己试一试。

二、探索交流 获取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2)交流算法(找做对的同学,让他板书并介绍)

a.先直接算的

如:120×10=1200

120×2=240

1200+240=1440

120×12

=120×10+120×2

=1200+240

=1440

b.笔算

1 2 0

× 1 2

2 4 0

1 2 0

1 4 4 0

师: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说算理,叫3位学生)

学生再次一起说教师板书:

1 2 0

× 1 2

2 4 0 2 ×120 的积

1 2 0 10 ×120的积

1 4 4 0 12 ×120的积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吗?可老师还有点不明白,你能帮老师解决吗?

240表示什么?1200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1440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240”表示2个120,“1200”表示10个1200,两个积240和1200的和就是120×12的积

师:10个120是120,怎么是120呢?

生:本来是1200,是在竖式中最后那个0省略不写了。

师重点强调:0要写在十位上,这个120表示10个120。

(3)理解各种计算方法间的联系

师:(把几种方法编上序号)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① 1 2 0

× 1 2

2 4 0

1 2 0

1 4 4 0

②120×10=1200

120×2= 240

1200 + 240= 1440

③ 120×12

=120×10+120×2

=1200+240

=1440

(4)师:①②③的计算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先求出120乘2的积,120乘10的积,在把两个积加起来。那这个算式12×120的积是多少呢?

生:与120×12的积相同。

师: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像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学生列竖式计算。

(5)反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我列的竖式和他们一样,也是120乘12。

生:我列的竖式是:12乘120。

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的竖式——发现用120乘12比较容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验证发现把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列竖式,他们的积是不变的。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我们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笔算得出了比较精确的得数,来,一起把我们解决问题的结果大声的说出来:火车行驶12小时能到达北京吗?为什么?

生:能,因为1440千米>1400千米。

(6)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师板书)

(7)练一练

师:大家对笔算的过程都明白了吗?那好,请同学们笔算一道。

课件出示: 134×21学生独立笔算

师:谁来说说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随学生口述,点击课件,展示笔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一练

师: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课件出示4道题)

176×47  28×235  125×36  15×423

巡视,请做的正确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集体讲解并更正。

四、总结

师:同学们看样子是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那么请大家想一想,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生: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以免计算错误。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