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许有一天它也会被新的真理颠覆。那些总是得高分的孩子,也并不见得一定比其他学生更热爱科学。当离开了科学课堂,在孩子身上积淀下来的究竟是什么?思索之后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才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执着追求;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的是主动探索、大胆求实的孩子。当有一天,孩子们离开校园,或许很多东西会被遗忘,但沉淀的科学精神却可以让他受益终身,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灵魂。

二、成因解析---科学之魂缺失缘由

科学知识是可以验证的,科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但什么是科学精神却是很主观的界定,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科学精神的本性也决定了它的难以把握和操作。

1. 薄弱的根基,浮躁的氛围

科学课的英文名为Sciencef,我国的科学教育没有语数学科那样的渊源流长,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它没有很深的根基。所以我国的国情从源头上就决定了,科学素养内涵的三者之中科学精神是最为薄弱的。

现代快速的节奏,竞争的压力,浮躁了整个社会心态。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无论是电视节目、图书还是报刊杂志,影视剧、综艺音乐、体育新闻等内容均被排在科技教育内容之前,而且比例遥遥领先。热闹之中,科学总是被冷落。所以而今许多学生说起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头头是道,而鲜知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的华人得主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外部环境,舆论氛围,如何能培养出下一代具有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愿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呢?

2.应试的体制,偏颇的理念

科学精神追求独立与创新、批判与怀疑,实质上是追求自身个性的张扬与自我实现,然而,应试取向的教育模式将考试作为惟一的价值取向标准,从根本上压抑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穿着“新课程” 的衣裳,仍有较多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灌输知识,片面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与书本内容的教条化,使得学生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就是权威,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由于长期忽视科学精神教育,学生的科学兴趣得不到早期开发与培养,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时候竟然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奇妙的自然、神秘的宇宙、缤纷复杂的生命现象等,由认识的对象转换为“背诵的对象”。孩子们从不再“好奇”、不再怀疑、不再叩问开始,一点点失落了本来应该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科学精神。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