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说的是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除教学生的文化知识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文中说: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但是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是否健康。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上。在第56号教室,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六档。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芝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档,我想要奖赏 ——靠贿赂起作用;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雷夫还说:最高的境界不是在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用雷夫的标准来对照我自己的工作,我的境界最多停留在第二档,因为我仍旧用发贴画和小奖品的方式在鼓励和诱导学生学习,而且,我发现这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孩子们对于贿赂显然没有什么免疫力,即使他们中也有人不想通过努力去得到这些奖赏,但也不能否认其实这样的学生也会羡慕别人能够得到奖品的。并且,大多数的孩子,在初次偿到得到奖品的喜悦之后,他们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今天碰到了一个学生,遇到我便开始背他们刚刚学过的课文:Are you Lingling? No, I'm not. Are you Lingling? Yes,I am.在我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之后,她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无法知道这个学生在我面前这样竭力的表现到底是冲着我给他们的奖品来的,还是只是单纯的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内心充满喜悦。但是,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发现某个孩子表现不错时,千万不要吝啬你表扬他的话语。公开的表扬会给孩子们极大的成就感,并且有效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许,小红花真的不重要,孩子们是纯洁的,他们更看重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赞扬与肯定,因为这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极有面子,反而俗人是他们的老师,成年的老师们以为奖品才能真正激励他们的斗志。

由此看来,与雷夫相比,我们真的很有差距。所以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学习雷夫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