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班工作的金钥匙

某位厨师有个"怪癖",当看到客人将他所做的的菜吃光时,异常高兴,再做的菜一道比一道可口;当他看到桌上的剩菜很多时,再做的菜却一道比一道糟。客人批评时,他还会发脾气。此故事听来可笑,可细一想,谁又能说这种“怪癖”不是所有人的“通病”呢?这不正是周弘老师所倡导的“赏识教育”的心理依据吗?

赏识,是镶嵌在心灵上一个用之不竭的核反应堆,是一种精神催化剂,是前进的原动力。而对学生来说,班级是其最切近的生长环境,班主任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精神关怀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只有学会赏识,才有可能成为“伯乐”,去发掘一匹又一匹的“千里马”。

赏识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正确评价自己和职业。

有些教师把教师职业看得过于高尚,一旦受到别人的嘲讽,终日郁郁寡欢;或者是在社会中作些对比,发现自己和职业的平常,无“钱途”更无“权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甚至自卑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工作,效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只有用平常心对待自己和职业,坚信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同是在为维持一个“生态平衡”作着贡献,这样自然会释怀,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试问:没有对工作的热忱,又怎会去赏识工作中的对象呢?

二、热爱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期望得到成人的爱,既是他们本能的要求,又是他们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环境因素。无数实践证明:教师的爱对学生个性发展尤为重要。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借助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只有具备了对学生的爱,才能用“爱”这个显微镜去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莫大的鼓舞。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爱戴,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亲切教诲。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的病更为重要。”要教育好学生,只有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状况,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赏识差生,克服其自卑心理。

差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一个人之所心自卑,是因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于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于是我尽量给后进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抓好闪光点多鼓励。我班的小徐,基础甚差,缺乏上进心。在一次教学《鲸》一文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画画鲸是怎样睡觉的,我无意中发现他画图不错,当即表扬了他,还鼓励他到黑板上画,并带领全班学生给他报心热烈的掌声。我发现他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惊喜。我因势利导,使他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只要肯努力,我一定能赶上大家。”从此他上课爱发言,不会的能求教,学习、表现均有很大进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