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在某中班阅读活动《礼物》中,教师T拿出事先用包装纸包好的读本,当作礼物出示给小朋友。

T(问1):小朋友,这是什么?C:礼物。T:对,礼物。

T(问2):你们想要吗?C:想。T:无回应。

T(问3):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C:想。T:那老师就赶快打开它了!(T打开了礼物,露出了要讲的读本。)

T(问4):哇,是什么礼物啊?C:书。T:对,是书。

T(问5):书上有什么?C1:有绳子。T:很好。C2:有树。T:树,还有什么呢?C2:有叶子。T:无回应。C3:有猴子。T:这个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他说他看见了一只猴子。

T(问6):小猴子拿着礼物去做什么?C1:回家。C2:玩。C3:上幼儿园。C4:送人……T:哇,送人啊。你说得真好。

T(问7_):猜猜小猴子会把礼物送给谁呢……

镜头点评:

教师T的教学提问共有7个,但是开放性和有效性的提问只有2个,其余5个都属于低效提问或无效提问。有效性提问是具有思考性、铺垫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如问题 6和问题7。低效提问则是过于简单或困难的、表达含糊不清的、无意义重复的提问,如问题1、问题3和问题4 。无效提问则是问与不问一个样,如问题2,教师无需思考就知道小朋友的答案是“想”。另外,教师T对幼儿的回应过于单一,要么不作评价,要么简单肯定,要么就是重复幼儿的答案,不能及时归纳提炼。这样的提问和应答使得教学活动显得低效而无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和应答呢?

第一、提问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要求,又不能过于艰深,让幼儿难以捉摸,无从下手。问题的难度最好以幼儿经过思考、讨论或稍加点拨就可以答出为准。比如,“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想要吗?”“你们想不想知道?” 这些问题对于小朋友来说,既过于简单又显得多余。教师不妨把前四问合为一问:“你在书的封面上看到了谁?”从而把封闭而繁杂的提问变得简洁和开放,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