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有时并非由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而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假性出血。

  (1)非消化道出血的假性便血。

吞咽血液所致便血;如母亲乳头破裂出血,婴儿吸奶时吞入;儿童鼻腔、口腔或牙龈出血时咽下血液;年长儿若食了过多的鸡血、猪血或肝。上述原因均可出现大便发黑或柏油样大便,大便化验隐血试验可呈阳性。但出现这类便血的小儿,精神、面色都正常,不属于病态。

某些药物所致: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治胃病的铋剂或某些中药,也会使大便发黑,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肛裂:孩子大便秘结,常常会有肛裂。大便时肛门疼痛,便后带血。一般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

  (2)胃肠道出血所致便血。

消化道溃疡: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平时有反复上腹部或脐周部不适、疼痛,或有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突然出现黑便,多为柏油样。出血量多时可为暗红色。患儿面色苍白、乏力、头晕、食欲不振。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小儿有阵发性哭吵,可伴呕吐。较大的孩子会诉阵发性腹痛。安静时,腹部可摸到腊肠样包块。用开塞露通便或肛检,可排出果酱样大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患儿面色较差。

急性坏死性肠炎:多见3~9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全年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起病急骤,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和发热。腹痛为持续性,呈阵发性加剧,多为全腹痛。起病不久,即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水样,含有黏液,几小时后即出现便血。大便呈洗肉水样或果酱样,伴有特殊的腐败腥臭味。发热在38℃左右。病情严重时,可达39℃以上或体温不升,同时有面色苍白、神萎、四肢不温、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3)其他疾病所致的便血。

过敏性紫癜:学龄期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臀部及双下肢皮肤暗红色、大小不等、高出皮面的紫癜。2/3以上小儿有腹痛或腹部压痛。约有半数小儿可出现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这样很容易与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待皮疹一出现,就可明确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多数患儿发病前3周有病毒感染史。此病特点是皮肤黏膜广泛出血。皮疹呈针尖大小,色红,散在分布。有时以鼻、牙龈出血为主诉。血小板减少引起胃肠道出血不多见,便血常是口、鼻出血后咽下所致。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即可确诊。

血液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血液病的小儿,皮肤黏膜很容易出血,且不容易止住。这些小儿出现便血,一般量较多,病势也较凶险。

便血的小儿,在未查明原因前不要乱服止血药,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由肛裂导致的便血可服润肠通便的中成药,如麻仁丸或青宁丸,每次3克,每日2次,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加少许高锰酸钾清洗肛门,然后在肛门外涂上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金霉素眼膏均可。若再出血不止,就需要上医院就诊了。

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轻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服药治疗。除了定时服药外,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这对疾病的治疗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出血量不多,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像牛奶、藕粉、麦乳精、稀粥、煮蛋等。宜少食多餐,不吃粗糙含渣的食物,不吃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胃肠道黏膜,加重出血。若出血较多,就要禁食,让胃肠道充分休息,靠输液来维持生命,这只能住院治疗。

怀疑肠套叠的小儿,应即刻去医院诊治。通常作空气灌肠,使肠道复位。如果空气灌肠不能使肠道复位,只能手术复位。

如果在小儿出现便血的前后几天内,皮肤出现红色皮疹,那么血液或血管疾病引起的便血可以成立。只要积极对症治疗,便血会很快得到控制。同样,出血多时,也要禁食。能进食的,也要吃半流质饮食,不能吃多渣、粗糙的食物。

预防便血,应避免大便干结,可给小儿多吃蔬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喝足够的水,不吃或尽量少吃巧克力,大便2天不解,就可给小儿吃润肠通便的中药。

小儿平时要尽量少吃生冷的东西,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长久饥饿,少吃零食,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太强的食物,以免引发胃病,导致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