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绍视诊、直肠指检及器械检查

1.肛门视诊 患者取侧卧位,医生用双手将患者臀部分开,首先从外面检查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直肠脱出、外痔及瘘管外口等。然后嘱患者像大便一样屏气,医生用手牵引肛缘,待肛门自然张开,或用吸肛器吸出。观察内痔位置、数目、大小、色泽、有无出血点,同时也可以看到有无肛裂等情况。

2.直肠指检 患者取侧卧位,并作深呼吸放松肛门,医生以戴有手套或指套的右手食指,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检查。可以发现肛管和直肠下端有无异常改变,如皮肤变硬、波动感、硬结、狭窄、括约肌紧张度,若触及波动感,多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触到柔软、光滑、活动、带蒂的弹性包块,多为直肠息肉;若摸到凹凸不平结节,质硬底宽,与下层组织粘连,推之不动,同时指套上有褐色血液粘附者,应考虑为直肠癌;若手指插入引起肛门剧烈疼痛,可能为肛裂,不应再勉强插入。指诊后指套带有粘液、脓液或血液者,必要时应送实验室作细胞学检查。直肠指检在肛肠检查中十分重要,常可早期发现直肠下部、肛管以及肛门周围的病变。

3.窥肛器检查

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先将窥肛器外套及塞芯装在一起,涂上润滑剂,嘱患者张口呼吸,然后慢慢插入肛门内,应先向病人腹侧方向伸入,待通过肛管后,再向尾骨方向推进,待肛镜全部插入后抽去塞芯,在灯光照明下,仔细观察有无溃疡、息肉,再将窥肛器拔出到齿线附近,查看有无内痔、肛漏内口、乳头肥大、肛隐窝炎等。

4.乙状结肠镜检查 除肛门狭窄和妇女月经期间不宜检查外,对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疾病有可疑时都可以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尤其对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对原因不明的便血、粘液便、脓血便、慢性腹泻、肛门直肠疼痛、粪便变形等症,应用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操作方法:在检查前排净大便或清洁灌肠,镜检时将涂上润滑剂的镜筒缓缓插入肛内,开始时指向脐部,进入肛门后,当插入直肠约5cm的深度时拿掉闭孔器,开亮电灯,装上接目镜和橡皮球,打入空气。一面察看,一面把乙状结肠镜缓缓地插入直肠壶腹,再将镜端指向骶骨,距离肛门8cm处可见直肠瓣;距肛门15cm处可见肠腔缩窄,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再调转方向,在直视下将镜筒放入乙状结肠,可以放入约30cm深度。当推进镜筒时常需打入空气,使肠腔鼓起。检查完毕,需慢慢将乙状结肠镜向外抽出。检查时注意黏膜颜色,有无瘢痕、炎症、出血点、分泌物、结节、溃疡、肿块等病理改变。对于肿块、溃疡、息肉可作活体组织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取下组织后的伤口,用棉球蘸上止血散或5%酚甘油压迫止血。

5.球头银丝检查以球头银丝自肛瘘外口徐徐插入,按硬索方向轻轻探查,同时以左手食指插入肛内协助寻找内口,球头银丝在肛门直肠内如能顺利通过的部分即为内口。若因内口过小,银丝的球头部不能通过时,如手指部感到有轻微的触动感,也属内口部位。检查隐窝炎时,可将球头银丝弯成倒勾状,自发炎的肛窦处探索。以球头银丝检查,可以探知肛瘘瘘管的方向、深度、长度,以及管道是否弯曲、有无分支和肛管直肠是否相通、内口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等。操作时应耐心、轻柔,禁用暴力,以免造成人工管道而将真正瘘管和内口遗漏,给治疗造成困难。

6. X线检查 钡剂灌肠可观察直肠和结肠形状及是否通过顺利,有无梗阻或狭窄;直肠和结肠的外部病变,如骶骨前畸胎瘤,可见有直肠移位。复杂性肛瘘,瘘管通道不清,内口不明的可作碘化油或15%碘化钠水溶液从外口注入造影。

7.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若需手术治疗,需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大小便常规,有时作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肝功能及B型超声波的检查可以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纤维结肠镜等检查的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检查记录 根据各种检查方法所得,应及时记录病变部位的情况。通常用截石位表示,以时钟面的十二等分标记法,将肛门分为十二个部位,前面会阴部为12点,后面尾骶部为6点,左面中央为3点,右面中央为9点,其余依次类推。检查时发现某一部位有病变,则在相应的截石位图上作一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