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公开课《镜泊湖奇观》一文后,在语文教研组成员的真诚评课后,我感触颇深。

现谈以下几点:

一、教前设计与课堂流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讲授之前,设计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没能很好的把握,使至凌乱的课堂教学腐蚀了我成功的课前设计。我大失所望。例如:课堂的开头,老师抓住了学生提问的突破口,很顺利的进入新课,可是中途由于学生千篇一律的看法与想法而老师又必须面对的情况下,这时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打乱了老师的思路没能很好的收拢来。

二、老师的课堂基本功

课堂上教师的串讲语不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辅助,更重要的是老师基本功的体现。在这一节课中由于放的太开,所以我的串讲语无法设计,有时真是尴尬参半,口头禅由此也趁虚而入了。

开放式的课堂难免出现尴尬的疑难问题,这时如何脱身才是教师基本功的真正体现,在这一课我遇到了“火山”这一难题,没能很机灵的应付。

三、模仿名师的教学法

教师的培训学习固然重要,古人说的好:“一回学一个乖。两回学两个乖……笼子里飞不出金凤凰”我觉得确实有道理。例如:我在听于永正教授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后。吸取了不少经验,在这课中讲到自然朴实与绮丽多变时,我采用了于教授的课文语言直接解释法——“怎么解释?就读后面的话。”效果很好。

四、合理去掉内容,巧妙结尾

开放的课堂在时控上也很难把握,在本节课,我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合理的去掉了动景和静景的描写的讲授,来了个轻松巧妙的结尾,使整个课堂仍然风平浪静,没有缺口,自我感觉很好。

本次公开课我在“放手让学生学”的背景下,教的有失也有得。在得失的课堂效果中通过赏识相信以后我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