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孩子抠鼻子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鼻腔感染,这可能会导致鼻炎,更严重的甚至可能会让自己流鼻血。

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不是粗暴地制止孩子的行为。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当家长说明了危害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告诉孩子。

这不是让家长批评孩子,而是让孩子明白家长在想什么。

比如,当孩子抠鼻子之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能够理解孩子这么做是因为鼻子有些不舒服,而当孩子这么做的时候,自己会感觉很难受,也觉得不舒服,可能会暂时离开孩子身边。

4. 安慰孩子的情绪

如果在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孩子也意识到了问题,这时候家长应该安慰孩子,并且在安慰的过程中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比如,孩子喜欢抠鼻子,在孩子觉得抠鼻子不好之后,家长可以安慰孩子说其实鼻子不舒服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会鼻子不舒服,家长自己也会,但是当家长鼻子不舒服的时候,家长会用纸巾来擦鼻子,而不是用手。

然后家长可以教孩子具体怎么做,并且建议孩子随身带一包纸巾。

5. 鼓励孩子表达

有些时候,孩子出现某些不好的习惯,倒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那些不好的行为。

有时候可能就是单纯因为压力比较大,自己才会下意识地用一些行为来排解压力。

所以,家长在平时要让孩子养成沟通和表达的习惯。

当孩子遇到一些压力的时候,愿意选择和父母沟通的方式,而不是不好的习惯来缓解压力。

让孩子改变坏习惯的重点在于,父母要认识到其实孩子的坏习惯,很多是由父母的不良回馈导致的。

要尽量给孩子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和指导,这样孩子才不会选择不好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也能在生活中正确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