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的问题,应该引起包括医疗卫生系统、医药企业等在内的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政府首先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在儿童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简化报批程序,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医学教育培训领域要加大培养儿科医师和药师的力度;比如由相关部门组织和发布儿童群体用药剂量的研究和指导工作;比如督促和引导国内制药企业推出各种临床药品的“儿童型”等等。

“一片直径不到1厘米的药,怎么分成两份甚至四份?”一些家长反映,去医院给孩子开药,常常出现“半片”“四分之一片”的剂量,但从药房拿到的药却是成片的,服用时只能用手掰。专家指出,由于利润低、周期长等原因,许多药厂不愿意生产儿童药,我国市场上,儿童专用药缺乏,儿童用药普遍“成人化”,用药安全难保证(10月21日《羊城晚报》)。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占人口总量的20%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就医群体,然而在医院琳琅满目的各种药品中,90%以上都没有儿童剂型。在一些药品的包装说明书上,甚至根本没有儿童剂量的规定,只是以“酌情酌量使用”或者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等模糊的提示。

问题是,“酌情酌量使用”,到底依据什么“情”,决定什么“量”?即便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可在药品没有儿童剂型的情况下,医生也往往只是给出每片药剂的一半,或者是每包药品的几分之一等模糊的建议。结果家长回家给患儿服药的时候,也只能约摸着来,导致药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很难做到精确用药。多了可能带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少了又影响疗效。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太多深刻的教训。很多人都还记得,2010年7月份的时候,四川内江发生了133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件,并且最终造成一名3岁女童死亡。而后续调查显示,造成这起群体性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罪魁祸首”,正是服药过量。试想,如果这些药品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推出剂量不同的规格,让服药者即便不用医生指导也能看明白自己应该服用的剂量,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

另一方面,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注射类药物,因为只有成年人剂型,儿童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几分之一。而这类注射类药品,一旦打开,就不宜继续保存,剩下的药品只能当医疗垃圾丢掉,这不但造成了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加重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