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学 。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合理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是对激发教育理论的细致入微的实践。灵动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获得愉悦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合作。我认为,对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应进行合理评价,多表扬、多鼓励。

(1)当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不上问题时。老师应摸摸他的头,或者以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对他说:“没关系,先坐下来想想,冷静下来老师相信你会想出更好的答案。”

(2)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回答问题时往往因为担心回答错误会被同学耻笑而不愿意举手发言。当有学生愿意举手发言时,我会先肯定他的勇敢发言的精神,给他一定的语言上的鼓励,如“你敢于站起来挑战自己,非常了不起。”或者说“敢于举手发言,就是一种成功。”等等,长期鼓励,学生上课发言的热情一定会被激发,思考的兴趣也会相应便浓厚许多。

(3)在学生给出精彩答案时,老师可以顺着他的话给肯定的及时评价,这是非常好的激励方法。如,有一次我在上作文课《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时,一名平时习作写得不怎么好的学生站起来说起了一个很普通,甚至有点老套的题材。他想起有一次下雨时忘记带伞,他的老师把伞递给他而自己投身于雨帘中的故事。我听完他的故事当下就给出了一个评价,我说:“孩子,老师递给你的,不仅是一把伞,而是老师对你的一片爱心,这片爱心让我们感动不已。”本来这孩子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点犹豫,甚至不好意思,但我这么一评价,他非常笃定地将这个题材写上作文本,因为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非常感人。在作文点评课上,我又把他的习作当成范文在班上念了。从今往后,这孩子的习作写的越来越有真情实感,他也越来越喜欢写习作了。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