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在小学《科学》评价中的运用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考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评价必须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状况。本人在《科学》课程的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行为及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注重发挥评价在优化课堂教学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评价中的积极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1、将学习和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学生是生动活泼、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在平时的教学和交往活动中,我注意向学生渗透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有关知识,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很聪明,智力才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只是有时连自己都没发现。鼓励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树立自信心,并且很好的展示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在学习每一单元之前,我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写出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内容,并制订本单元的学习计划。这样,学生的学习有了计划性,并为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奠定了基础。在课堂内外的许多探究活动和讨论交流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相互评议,相互补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下一页
阅读全文